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大气层多高?大气层的高度是多少

大气层多高?大气层的高度是多少

最佳回答2022-11-25

大气层离地面1000千米以上。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佚层,在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大气层多高

主要成分为氮、氧,臭氧含量低,温度重新降至-90℃,为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这两层和对流层一起,已包含大气质量的主要部分。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大气层多高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大气层各层高度

地球大气层从地表起垂直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对流层的高度是:0km~7至11km。


3.中间层的高度是:50km~80至85km。
4.热层的高度是:80至85km~800km。
5.散逸层的高度是:800km~2000km至3000km。对流层(0km~7至11km)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0公里。

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最高约为15公里,极地最低约8公里。平均而言,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平流层(7至11km~50km)平流层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又叫同温层。

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中间层(50km~80至85km)中间层的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热层(80至85km~800km)热层又称热气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散逸层(800km~2000km至3000km)散逸层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大气层的高度是多少

地球大气层从地表起垂直向上,大气层通常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对流层的高度是:0 km~7至11 km。


3.中间层的高度是:50 km~80至85 km。
4.热层的高度是:80至85 km~800 km。
5.散逸层的高度是:800 km~2000 km至3000 km。 扩展资料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

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大气层多高

大气层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逸散层。
1.对流层从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围内称为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
2.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55公里高度范围内称为平流层。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的臭氧层就包括在平流层内,臭氧量从对流层顶开始增加,至22~25公里处达到极大值,然后减少,到平流层顶就微乎其微了。
3.中层平流层顶至85公里范围内称为中层,也称中间层。

由于中层内没有臭氧这一类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组分,因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中间层顶部温度可低于-83℃,这种温度下高上低的特点,使得中层的空气再次出现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4.热层中层顶至800公里范围内称为暖层,也称电离层。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气体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

由于电离后的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使空气迅速升温,气温分布是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顶部可达480℃至1230℃。电离层能将电磁波反射回地球,对全球的无线电通讯具有重大意义。
5.逸散层暖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为逸散层,也称外层。

该层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有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而逃逸到太空中去,所以称为逸散层。

继续浏览:

上一篇:最长寒假是哪一年?中国历史上

下一篇:元旦是法定节假日么?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