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号子属于什么体裁?民歌体裁主要有哪三大类呢
劳动号子属于民歌体裁。号子的体裁属于民歌,是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能有效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

最早的劳动号子,应该是选自《吴越春秋》的《弹歌》。《弹歌》是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民狩猎生活的古歌,全诗仅两行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同“肉”)。”弹(dàn)歌,是为用类似弹弓武器发射而吆唱的号子。意思为:砍伐野竹,连接野竹;打出泥弹,追捕猎物。写出了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哼唱时音调短促有力,节奏明快,需要古音古调加上修饰音、拖腔,更能表现出那种铿锵张扬、雄壮豪迈的气概。

到了现在,劳动号子有的地方叫“吆号子”,有的则称“喊号子”,完全是伴随体力劳动而来,是与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有的有曲调有歌词,更多的则完全是乐曲和拖腔。劳动性质不同,号子种类不一,比如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节奏韵律也不一样,有长调有短调有平调,嘹唱形式也不一而足,有独唱、对唱、齐唱、一唱众和等,都是为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
民歌体裁有哪三类?
民歌体裁有: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1.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2.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等地区。
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3.小调,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扩展资料: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古朴、悠扬、明快、美妙、悦耳、令人感动、神往,与其它艺术一样,民歌艺术同样博大精深,同样有着独特的韵鼓掌和强大的生命力。
民歌体裁主要有哪三大类呢?
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1.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号子对劳动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
3.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扩展资料:民歌就是劳动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相当多,至于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了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扑山歌”、“四季歌”、“五更调”,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什么三大类?
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1.号子:(也称之为劳动号子)号子具有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歌曲节奏与劳动节奏统一,旋律节奏固定,一般演唱时为领者即兴,和者衬词的形式。
2.山歌: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停脚小歇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或向远处的人传递情意、对答传语的即兴编唱,多在户外演唱。具有直畅性、单纯性、自由性,同时旋律起伏大,多采用上下句结构,句子多对偶。可大致分为爬山调、山曲、信天游、花儿、客家山歌、闽粤赣山歌。
3.小调:人们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会等场合中演唱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号子、山歌以外的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之中。
小调常由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演唱,流传性广,节奏均匀,旋律丰富,歌词多采用长短句。扩展资料:古代中国民歌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口头创作,其优秀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相反,大部分近代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都很低。在中国文学史上,民歌是诗歌与文学的始祖,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之一。
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以及词、曲等文学体裁都起源于古代民歌而后为作家所采用的。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花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劳动号子是什么意思?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劳动号子是是么意思
答案一:
民歌的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演唱形式多
为一人领唱,众人唱和。如:打夯号子,船夫号子等。
哪些歌属于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
搬运号子有东北的《哈腰挂》,流传于河南、陕西、山西一带的《走绛州》。
农事号子有安徽繁昌的《春米号子》,贵州遵义的《抢火腔》。
船渔号子有四川的《川江船夫号子》。
作坊号子有山西的《打兰号子》。
劳动号子的主要演唱形式
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
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田间号子与劳动号子有哪些区别
田间号子专指在田地里劳作时的【号子】
劳动号子是指所有和劳动有关的【号子】这里也包括田间号子。
我国民歌体裁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理、劳动方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各异,相应各地民歌也不同,致使体裁划分复杂化。多数学者认为体裁划分的依据是产生该类民歌的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民歌的社会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歌的基本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
体裁之下再分次类。
1.劳动号子:分搬运号子,如《挑担不怕扁担弯》、《板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如《打夯歌》等;农事号子,如《车水号子》等;作坊号子,如《人工号子》等;船渔号子如《船夫曲》等。
2.山
歌:放牧山歌,如《放牛歌》等;田秧山歌,如《黄山秧歌》等;一般山歌如《兰花花》等。
3.小
调:a: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
如《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b:地方性小调。如《农家苦》、《小白菜》等;c:歌舞性小调。如《凤阳花鼓》、《杜鹃花开》等。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