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腓特烈一世属于哪一族?腓特烈一世活跃在什么年代下

腓特烈一世属于哪一族?腓特烈一世活跃在什么年代下

最佳回答2022-11-24

腓特烈一世属于霍亨施陶芬家族。霍亨施陶芬家族是欧洲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王室。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为现时德国南部士瓦本的世袭伯爵与统治家族。和皇室联姻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跻身于最高的统治阶层。

腓特烈一世属于哪一族

周边关系

在1138年,皇帝罗退尔二世驾崩,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女婿: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的亨利。但德意志贵族们害怕强大的王权会传承下去,因此选择了弱小的霍亨斯道芬的康拉德为王,就是康拉德三世。康拉德三世不甘为傀儡,并和德意志另一家族威尔夫家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至死未见输赢。正因如此,康拉德没能到罗马加冕,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位没有加冕的国王。

腓特烈一世属于哪一族

事件影响

霍亨斯道芬王朝可以称为一个失败的王朝,从一开始,王朝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打击国内诸侯和巩固家族利益在腓特烈二世死后都没能达成。至于家族统治中期的目标:控制意大利,也没有真正实现。腓特烈二世死后,意大利很快脱离了帝国。1268年康拉德在意大利战死,霍亨斯道芬王朝绝嗣,留下了强大的教皇、英国、法国和国内纷争的强权诸侯。这些成了阻碍和影响德国发展的力量。

腓特烈大帝全名是什么?

历史上的叫“腓特烈”的可真不少
一.腓特烈一世(士瓦本)
二.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
三.腓特烈一世(勃兰登堡)
四.腓特烈一世(普鲁士)
五.腓特烈二世
一.腓特烈一世(士瓦本) 腓特烈一世·冯·斯陶芬 Friedrich I von Staufen(1050年~1105年7月21日)德意志诸侯,1079年起为士瓦本公爵。他是德国历史上显赫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在士瓦本的第一个统治者。

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和诸侯的斗争中,出身于韦尔夫家族的士瓦本公爵鲁道夫·冯·莱茵费尔登因为坚决反对皇帝并被拥立为敌对国王而遭亨利四世斩断手臂之刑,领地也被剥夺。亨利四世转而将士瓦本公国封给腓特烈。 1089年,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四世的女儿德意志的阿格尼丝结婚,进一步稳固了霍亨斯陶芬家族与法兰克尼亚家族的关系。腓特烈夫妇的孩子包括公爵爵位的继承人腓特烈二世(红胡子腓特烈之父)和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康拉德三世。


二.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巴巴罗萨。(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

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被称为“红胡子”。

1.国内政策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

腓特烈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 2.对意大利的入侵 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强烈兴趣使意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意大利的政策。他对意大利进行过6次军事入侵: 第一次:1154年,意大利教皇尤金三世给腓特烈一世发来了一封求助信,原来当时罗马爆发了一场起义,老百姓们在一个名叫阿诺德的教士的带领下造反,起义者宣称要废除教皇领地,并让教皇过普通人的生活。

腓特烈一世没有放弃机会,出兵意大利,迅速镇压了起义,并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重申了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从官员的任命到赋税的征收都只能由皇帝决定; 第二次:1158年,由于腓特烈一世纵容士兵在意大利的大肆抢掠,意大利北部城邦被彻底激怒了,他们组成了以米兰为首的城邦集团与腓特烈一世决一死战。腓特烈一世却以强大的军事暴力压倒了起义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 第三次:1160年,腓特烈一世再次入侵意大利,原因是新任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无法容忍专横的红胡子,他宣布将腓特烈一世革除教籍并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腓特烈一世于是出兵。经过两年的战斗,米兰被攻陷了,米兰代表穿麻布衣、赤脚出城投降。

然而腓特烈一世却不留情面地将米兰居民赶出城,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使其寸草不生,还允许将俘虏的头割下来当球踢,来侮辱米兰的民众; 第四次:1167年,腓特烈一世的屠城暴行激怒了意大利民众,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并迅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腓特烈一世再次出兵,一开始势如破竹,攻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逃。而后来战争陷入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受到了意大利人民的英勇反抗,且军队里瘟疫流行,数千的骁勇老兵毙命。此时,腓特烈一世只好丢下军队,化装成农夫逃回德意志; 第五次:1174年,由于上次的奇耻大辱,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出军。

一开始“伦巴第同盟”还想和谈,腓特烈一世却拒绝了。由于“伦巴第同盟”城市的增加(22个)及同盟战士的经验增强,在米兰附近的决战中,腓特烈一世的军队失败了,腓特烈一世本人也身负重伤,只好投降。此后的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国内部事务。

后来的1183年,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但允许腓特烈一世在名义上保留人事任免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要做好接待工作; 第六次:1186年,腓特烈一世发动对意大利的最后一次远征,仍然还是以失败告终。 3.加冕 在第一次远征意大利之后,腓特烈一世本想由尤金三世为他加冕,不想尤金三世又刚刚忧愤去世。新上任的教皇哈德良四世十分固执呆板,在给腓特烈一世加冕时不断挑剔腓特烈一世的行为举止,最后还要求腓特烈一世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

腓特烈一世爆发了,加冕庆典一下子变成了屠宰场,近千名教士倒在了军队的屠刀之下,但腓特烈一世还是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腓特烈一世在第五次远征意大利失败后却为了表示“悔改”,还虔诚地跪在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亲吻教皇的脚)。 4.与狮子亨利的斗争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于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

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5.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和腓特烈一世的去世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与教皇和解后,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毕竟未能到达圣地。67岁高龄的他在小亚细亚的萨列法河中意外溺死。
三.腓特烈一世(勃兰登堡)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 (1371年9月21日~1440年9月20日) 德意志的纽伦堡伯爵(称腓特烈六世,1397年~1427年在位)和勃兰登堡藩侯(也是选侯,1415年起)。

他是霍亨索伦家族在勃兰登堡地区的第一个统治者。 腓特烈是纽伦堡伯爵腓特烈五世之子,生于纽伦堡。141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德 (神圣罗马帝国)|西吉斯孟德为了感谢战场上的救命之恩,于1417年将本家族(卢森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勃兰登堡赐予腓特烈,并授予他男爵爵位(此爵位也译为封疆伯爵,边地侯等)。

从此勃兰登堡马克边防区——由“熊”阿尔布雷希特所建立的德国最重要的领地之一归属霍亨索伦家族,并拥有布兰登堡选帝侯地位,并经历了该家族长达400年的统治。 腓特烈之子包括约翰(炼金术士),他在父亲参加西吉斯孟德皇帝镇压波希米亚新教徒的胡斯战争时是勃兰登堡的摄政;其他重要的儿子是腓特烈二世和阿尔布雷希。

腓特烈一世活跃在什么年代下?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23—1190年),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德意志内部为了争夺国王的位置,连年厮杀不休,而国王与教皇之间为了争夺主教叙任权等权力,也斗了数百年难见分晓。

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生平事迹

腓特烈·威廉一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一世与汉诺威选侯恩斯特·奥古斯特的长女索菲·夏洛特的次子。在他13岁时,他的父亲得到了国王的称号,他成为了普鲁士王储。

1713年2月25日,父亲腓特烈一世去世,他即位成为国王。  腓特烈·威廉一世刚登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4月11日普鲁士与法国签订了《乌特勒支和约》,得到了格尔登上区,和法国、瑞士边境附近的纳沙泰尔、瓦伦金两个侯国。腓特烈·威廉一世施行极端的军国主义政策。

他大大加重赋税,把普鲁士军队从3.8万人增加至8.3万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由此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三军事强国。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与奥地利、英国关系冷淡,只与法国结盟。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普鲁士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大北方战争,但所得甚微。

只是由于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帝国打败了瑞典,腓特烈·威廉一世得到了直到奥得河河口的波美拉尼亚。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以极其粗暴的军人作风对待臣民,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这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

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军纪严格,校阅军队成了他最大的消遣。1733年,实行分区征兵制,并强迫农民当兵,提供半数的兵源,另一半为外国雇佣军。他还有一个巨人掷弹兵团:他派人从欧洲各地绑架身高伟岸的巨人,编入一个特殊的掷弹兵团,从北海到地中海整个欧洲身高特殊的巨人都有可能被他骗去或者抢去。

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常常被收集来与这些巨人配对,以产生下一代巨人。在1740年腓特烈·威廉临终弥留之际,当他听到神父布道“人赤条条地来,也赤条条地去”的时候,还能从病榻上挣扎起来说“怎么能赤条条的,我要穿上我的军装”。1709年普鲁士东部发生鼠疫,人口骤减。腓特烈·威廉一世重新移民,使东部再度繁荣。

1717年实施全国小学义务教育。但腓特烈·威廉一世鄙视学问,他在普鲁士禁止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由于他生活简朴吝啬,又舍不得在经济文化建设上花钱,人称“乞丐国王”。但是,尽管他的登基仪式只花了区区两千银币,他却把80%的政府财政收入充作军费。

在他的努力下,普鲁士的军队瞬间膨胀到8.5万人。而且装备精良。1719年,他解放自己领地上的所有农奴,废除世袭租佃制度。他提倡重商主义,发展工业。

由于腓特烈·威廉一世对王太子弗里茨过分苛刻,禁止他接触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反对儿子与英国王室联姻,经常对儿子进行体罚,造成了父子关系紧张。1730年弗里茨企图逃亡英国未遂,被捕,弗里茨的同伙被处决,自己也险些丧命。腓特烈·威廉一世身高二米有余,体重一百多公斤,平时暴饮暴食,烟瘾极大。

他于1740年5月31日在柏林去世,终年51岁。他的儿子弗里茨成为国王腓特烈二世,继承了威廉一世留下的强大富足的王国,并将普鲁士建设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腓特烈一世的生平

腓特烈是普法尔茨选侯路德维希三世与第二任妻子玛蒂尔达(巴伐利亚的)所生次子。前任选侯,即兄长路德维希四世于1449年去世后,因其子菲利普年幼,所以腓特烈担任普法尔茨选侯国的摄政。

因为腓特烈的行为违反了帝国法律,皇帝腓特烈三世拒绝承认其身份和地位。但腓特烈三世并未将其废黜,其中缘由是腓特烈拥有出色的战略和军事能力,并且皇帝的敌对者巴伐利亚-兰茨胡特公爵路易九世是腓特烈的盟友。腓特烈多次击败皇帝的支持者:勃兰登堡选帝侯阿尔布雷希特三世、美因茨选帝侯迪特尔.冯.依森堡,通过作战获胜扩大了选侯国的领土。1461年至1463年的美因茨-普法尔茨战争期间,腓特烈在1462年的瑟肯海姆战役中俘虏了众多敌人:主教格奥尔格(梅斯的)、巴登-巴登藩侯查理一世、符腾堡伯爵乌利齐五世。

继续浏览:

上一篇:万国觉醒被称为红胡子的统帅是?万国觉醒英雄排名

下一篇:2022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2022端午节是几号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