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而立是多少岁?而立是指多少岁

而立是多少岁?而立是指多少岁

最佳回答2022-11-24

而立是30岁。而立,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通俗来讲就是30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而立是多少岁

现代理解

冯友兰先生认为,而立应是能循礼而行,礼可以代表“义”,即克己去私。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能立即能循礼而行。而立代表着人的行为已经不再只为自身,而是为他人着想。济南方言,形容词,非常出色的意思。如,昨天朋友的婚礼杠而立来!(其意思是场面、厉害等)

而立是多少岁

相关知识

而立是古代汉族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三十而立——人在30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而立是多少岁

而立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三十岁,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三十岁可以自立,因此后人将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现在一般是用来指人到了30岁应该拥有一定的本领,能独自承担责任,并且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

其中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岁可以自立,因此后人将三十岁称之为而立之年。 其实,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指在社会中经过了一定的历练之后,应该对自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有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而立是指多少岁 而立是指多大年纪


1.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俗称而立之年。
2.而立之年是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到了三十岁的时候,男人应该就学有所成了。
3.这个年龄的男人们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并且利用自己的所学,让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都有好的发展,这样的男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4.所以在现在的生活中这个词经常被男人使用,尤其是即将到三十岁的男人,现在我们也常常用这个词指一个人的自立和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过了三十岁之后没有成就的男人会得到别人的嘲笑。

而立之年是指多少岁

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人们熟知的三十而立意思是到了三十岁应该能自立于人世且有所成就。实际上而立之年是古人用来表示年龄的一种称谓,此外还有弱冠之年、不惑之年、知非之年、花甲之年等称谓,分别表示20岁、40岁、50岁和60岁。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话,孔子认为男子三十岁就应该学有所成,同时也能在这个世界有立足之地,因此30岁也代表了需要靠自己来承担一些责任。古人一般不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年龄,而是用与年龄相关的称为来代表。例如二十为弱冠之年、四十为不惑之年、五十为知非之年、六十为花甲之年。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而”是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在“三十而立”中承接“三十”。

而立是多少岁 而立是30岁


1.而立之年是30岁,指年至三
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代表人的三十岁。
2.古代人通常不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而是用而立、不惑、花甲子、古来稀以及耄耋之年表示自己的年龄。

五十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到了三十岁的时候,男人应该就学有所成了。

而立之年是几岁?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一般用于男性。【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近义词】三十而立,当立之年拓展资料:中国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说法。

继续浏览:

上一篇:茶杯里的茶渍如何洗?茶杯里的茶渍如何洗去

下一篇:元旦是中国节日吗?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