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苗族古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作品?苗族古歌的主要内容

苗族古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作品?苗族古歌的主要内容

最佳回答2022-11-24

《苗族古歌》是苗族的神话作品。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苗族古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作品

苗族古歌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口传史诗,是古代苗族人民生活的瑰丽画卷,是集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等为一体的苗族历史文化百科全书,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古歌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神话色彩,从开天辟地,铸日造月,万物生长,洪水滔天,祖先迁徙,社会制度,以至于衣服为什么那样染,发髻为什么那样挽,每一风俗习惯,每一事物,甚至一只小小萤火虫的来历,都有一节古歌来详细叙述。苗族古歌表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哲学思想。

苗族古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作品

苗族古歌又称大歌,这些诗歌都是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产物,是苗族古文化的光辉结晶。苗族古歌的内容包含森罗万象,有苗族的发展史、远古时期的开天辟地、繁衍人类、耕耘劳作、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重建家园、甚至还有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而反抗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等等。

苗族古歌是哪个少数名族的神话作品

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以四种方式存在:一是文字记载,包括正史、野史和历代笔记小说等。这种记录多呈静止状态,不同的记载之间,难免有相互矛盾之处,但它可能再次成为民间口头传说再创作的材料和根据;二是在民间口耳相传,变异性较大;三是以文物固化的形式记载,这种记载可以是文字的,也可能是其它形式——如图案等,后者需要书面材料或口头传说资料的破译和证明;四是以戏剧、曲艺为传播载体。

但长江流域有不少的文献典籍记录了神话传说。也有不少的文献典籍记录了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概略说来,记载有长江流域神话传说的文献典籍,有《庄子》、《楚辞》(包括各种笺注)、《左传》、《国语》、《战国策》、《淮南子》、《山海经》、《吴越春秋》、《越绝书》、《史记》、《汉书》以及《列仙传》、《博物志》、《搜神记》、《搜神后记》、《荆楚岁时记》、《渚宫旧事》、《武林旧事》、《钱塘遗事》、《华阳国志》、《西湖游览志》、《三言》、《二拍》等等。这些文献典籍所记载的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未必都有什么内在联系,多以单篇数则的形式出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则蔚为大观。

正史中记载的长江流域神话传说,多有将神话传说历史化的倾向;而志怪、笔记小说里采录的长江流域神话传说,就保留有较多的原生状态──但不乏猎奇之意。只有近年来所进行的民间文艺集成工作所编辑的各地神话传说故事集较为“中庸”。这里还要说一下志怪、话本、演义小说对长江流域神话传说的汇聚、扩散作用。

这些小说或将民间神话传说“集腋成裘”,或据之“敷衍成篇”,使之流传弥广,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串缀成篇的神话传说与仍在民间以原生态流传的神话传说相互影响,又可催生出更多的异文。可谓两者相得益彰。

二少数民族宗教典籍里的神话传说愈是靠近长江上游地区,少数民族就愈是被封闭,汉化程度就愈小,原生宗教和人为宗教(主要是前者与后者融合后的半原生态宗教)也就愈发达,所保存的原生态的神话传说就愈多。在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民族宗教典籍里(不论是用本民族文字记载还是纯粹依靠口耳相传、师徒相授)。白族盛行本主崇拜,还信奉佛教和道教。

据民间传说的说法,本主共有“五百神王”,也就是就,每个村寨至少有一位“本主”,而每一位本主都有相应的神话传说作背景。白族主要的神话传说作品有创世神话《人类和万物的起源》、《开天辟地》、《石明月》、《日月从哪里来》、《氏族的来源》、《虎氏族的来历》、《狩猎神话》、《兄妹成亲和百家姓的来源》、《为什么用牛耕地》、《稻子树》、《五谷神王》等;图腾神话主要作品有《九隆神话》、《木莲神话》、《金鸡和黑龙》、《白崖天子》、《红沙石大王》、《石头》等;本主神话主要作品有《沙漠大王》、《太阳神本主》、《大黑天神》、《猎神杜朝选》、《段赤诚》、《神孟优》、《黄牛本主》、《柏洁夫人》、《河头龙王的家系》等;白王神话主要作品有《草白王放羊》、《白王打天下》、《辘角庄》、《果子女与段白王》、《美人石》、《白王与石鼓》、《白姐阿妹》等;密教神话主要作品有《南诏图卷·文字卷》、《白国因由》等;民间流传的有《观音收罗刹》、《负石阻兵》、《五十石》等。布依族把宗教经典称之为“摩经”,它以两种方式传承:一是口耳相传,另一种是用汉字或仿汉族“六书”法创造的方块字记录布依语音,即成为书面摩经。大多记录有较多的神话传说,主要有《访几经》、《请龙经》、《赎买经》、《退仙经》、《招魂经》等。

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其神话传说主要在民间口头流传,主要作品有《开天辟地洪水登天》、《棉婆孵蛋》、《繁衍人烟》等。仡佬族祭祀仪式的诵辞中包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其中较著名的是创世古歌《叙根由》,其主要内容有《铁牛精那约》、《巨人由缘》、《阿仰兄妹制人烟》、《阿利捉风》、《打虎擒獐射羊》、《砍树造房》、《挖矿炼铁》、《找草果》等。苗族口传巫经《吃牛古根》讲述了天地的产生、山川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和繁衍、苗族的迁徙、吃牛的原因等内容。

《苗族古歌》堪称苗族神话传说的集大成者。它包括《开天辟地歌》、《古老话》、《金银歌》、《开天辟地》、《开山辟土歌》、《枫木歌》等内容。纳西族的神话传说大多数保留在东巴经和打巴口诵经里,在民间亦广为流传。主要作品有东巴经的创世神话《祭天古歌·查班绍》(人类繁衍)、《崇般图》(创世纪)、《祭天口诵经·洒奠祭酒》、《崇仁丽恩解秽经》、《丁巴什罗固蒙吐贝》(丁巴什罗传略)等;女性崇拜和母系血缘婚神话作品有东巴经的《猛厄绪》、《多萨欧吐哲作》、《鲁搬鲁绕》、《祭天经·素库》(招迎家神)、摩梭人的《格姆女神的故事》、《人母和龙母》等;动植物神话有《白蝙蝠取经记》、《当恩·拉统贝》(超荐能人·虎的来历)、《西恩·贡充》(超荐死者·马的来历)、《休曲术埃》、摩梭地区的《鹰神汁迟嘎尔》、《青蛙丈夫》等;创造神话有《崇仁潘迪彻舒》(找神)、《祭天经·考赤绍》(索取长生不老)、《祭天经·鲍麻鲍》、打巴口诵经《母鲁阿巴都造福人类》等;英雄神话作品有《董埃术埃》(黑白战争)、《哈斯战争》、《高来秋受沃》、《普尺阿鲁哲作》、《古都生丁哲作》、《什罗飒》、打巴口诵经《智慧勇敢的阿土那佳若》、《歌颂玛补子汝神》等。

其它还有摩梭人的《失踪的猎犬》、《洪水滔天》、《阿巴都神安排人类万物的寿命》、《舅父奔丧》、《火葬的来历》、《烧杜鹃木的来历》等。水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古老的水书,但它并不能用来全文记录水族的神话传说。水族的神话传说基本上靠口耳相传的古歌来传播。

水族古歌作品有《开天地造人烟》、《开天辟地》、《古双歌》、《诘俄牙》、《开天地调》等,还有一些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土家族神话传说因受汉文化影响较大,散佚较为严重,不像西南地区其它少数民族有较完整的“古歌”,以歌谣的形式完整地保留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较少出现,仅在《摆手歌》里有《开天辟地》等内容。而以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为主。

瑶族的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三类典籍中,一是创世古歌《密洛陀》;二是瑶族古老宗教的经文唱本《盘王大歌书》和瑶族师公所用的瑶族古老经书《神唱》(用汉字书写)里;三是这两者之外的《过山榜》。彝族有自己的文字,用彝文著述的书被称为“彝经”,其中有一类就专门记述彝族神话、史诗、传说、故事、仪式歌等等。就是在彝文祭经里也有不少的神话传说,如彝族毕摩指路送魂时所念的《指路经》里就包含有彝族祖先迁徙的路线等内容。彝族的古歌也较为发达,有《查姆》、《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门咪间扎节》、《天生地产》、《天地论》等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在民间口头流传说。三蕴藏丰富的民间文学就文学发生、发展的源头来看,民间文学无疑是最早的文学形态,当然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渊薮。一切书面记载的神话传说莫不是采自于当时当地的民间文学。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文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仅仅是历代神话传说中的冰山一角、九牛一毛。所以,研究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必须把视野拓展到长江流域的民间神话传说中去,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的文字资料,而应把文献资料与民间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进行对照研究。否则,那是不全面的,很容易出现盲人摸象的结果。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以多种形态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民间文学之中,下面试类析其特点。


(一)日白粉经:民间故事里的神话传说“日白粉经”是长江中游地区对民间讲故事的一种俗称,其意同于四川省的“摆龙门阵”。长江流域神话传说故事的分布极具特色,上游地区神话传说故事数量极其与传说故事的比值较大,其内容也较为古老;下游地区则传说故事所占的数量及份额较大,古老的神话故事处在逐渐散佚的过程之中,或曰正逐渐向传说故事转化。中下游地区受北方(中原)神话传说故事影响明显要大于上游地区,这是南北交通方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上游地区的神话传说故事在思想意识方面,包容着较多的原始意念,受原始宗教文化影响甚大,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烙印明显,古朴生动;而下游地区则已杂糅较多的理性色彩和儒、释、道意识,且受民间说书艺术的影响,有些已开始讲究情节和结构技巧。有时,同一神话传说题材分别以韵文和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韵文包括史诗、古歌、叙事长歌等,散文则是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两者相比,从整体来看,韵文结构较为完整,但叙述语言较简洁,似可视为散文形式的“简本”。从细节及人物形象的丰满度来。

苗族古歌的主要内容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其中,《铸日造月》提到冶金技术,反映青铜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枫香树》描写里老断案,展现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管理机制……整部史诗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全诗属五言体结构,押苗韵,长达一万五千余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并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其中尤以王安江歌师为代表的“王安江版苗族古歌”为经典之作,他用大半个人生,以乞讨为生,追寻苗族的古歌旋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守望者。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大多在鼓社祭、婚丧活动、亲友聚会和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中老年人、巫师、歌手等。

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1.神话作品有彝族的创世长诗《阿细的先基》、《查姆》、《勒俄特依》,纳西族的《创世纪》,白族的《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哪里来》,苗族的《苗族史诗》、《苗族古歌》,哈尼族的《奥色蜜色》,佤族的《西冈里》等。2.英雄史诗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3.优秀长诗有维吾尔族的《阿诗玛》、《召树屯》、《逃婚调》、《艾里甫和赛乃姆》。

《苗族古歌》包括的四组分别是什么?

传唱“古歌”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回顾民族历史的首选方式。每十二年、九年或七年举行一次的祭祀家支宗祖的“吃鼓藏”(吃牯脏)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或亥日过苗年时,都是传唱古歌的盛大节日。

这种经过代代口耳相传的苗族古歌,主要流传于黔东南地区。苗族古歌为五言轮回问答歌体。如果加上称做“花”的轮回重复部分,全歌长达数万行。古歌可分为四组共十三首:第一组《开天辟地歌》,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第二组《枫木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妹榜妹留》、《十二个蛋》;第三组《洪水滔天歌》,包括《洪水滔天》、《兄妹结婚》;第四组《跋山涉水歌》仅一首。

十三首古史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在第一组古歌里追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及先祖运金银打造金柱银柱以撑天,又铸造金太阳,银月亮韵神话。第二组古歌讲述了万物及人的来源;种子如何从东方劳公的仓里飞上天,又如何顺着大雨流回地上;劳公因为有了种子,犁遍天涯海角;又播下各种树种,并移栽枫树到村寨边;枫香树被砍倒,化生万物及人祖妹榜妹留;妹榜妹留生下十二个蛋;十二个蛋中的姜央被推为大哥。

第三组古歌叙述洪水始末和洪水后兄妹结婚繁衍子孙的神话。第四组古歌讲述五支奶和六支祖,经历万般苦难,为寻找美好生活而迁来西方的故事。古歌富有一般神话传说的幻想性特征,意趣盎然,引人遐思,表达了苗族人民积极乐观的创造精神。

古歌诗行之间谐声而不押韵(即行尾一字的声母相谐,而不是韵母相押)。

继续浏览:

上一篇:蒲公英花语?蒲公英花语是什么

下一篇:野猪是保护动物吗?野猪是保护动物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