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制度并存是什么意思?“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并存的意思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对25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对香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应该坚持什么、弘扬什么、创新什么等核心问题,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和具体指示。这篇重要讲话是引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行稳致远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指路引航。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归纳总结了“一国两制”香港实践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以及未来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发力方向,其中最核心的思想精髓是如何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讲话所指出的“四个必须”,建立在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性特征的科学认识和精准把握基础上,揭示了“一国两制”实践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如何取得更大成功的密码。

中央政府对香港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国”原则,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尊重国家实行的根本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和原则。“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换言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在“一国”之内,两种制度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才能和谐并存、共同发展。在“一国”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
如何理解一国俩制的深刻内涵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基本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这一方针,有以下基本点:(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都拥护国家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二)两制并存。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
海峡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诸如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一律受法律保护。(三)高度自治。
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祖国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
为结束敌对状态,实现和平统一,两岸应尽早接触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谈判的方式,参加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台湾方面关心的其他一切问题。只要两岸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这里还应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国际协议而形成的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摘自《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文件)2014年6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文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扩展资料: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也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20年。展望未来,“一国两制”仍然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根本制度框架和施政方针,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明确指出,“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正因为如此,“这就叫中国特色”。
他还明确将“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这表明,“一国两制”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在文明上具有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双重特质,同时又实行与内地不同的政治制度,同内地差异性较大。这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难点。如果两地能够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保持繁荣稳定,并且跟内地深度合作,文明互鉴,形成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自然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一国两制”是将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都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
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历史方向,台湾、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非主体部分,港、澳、台人口少,面积小,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下所设立的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一国两制”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简单解释一国两制的意思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奉行一个中国的大前提下,在一个国家内行使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国家处于危难时,人民大众能够不畏外强,敢于斗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节,在和平年代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要不卑不亢.民族自豪感:不是盲目的自豪,是在认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后,结合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下,客观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