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黎巴嫩在哪里?黎巴嫩在什么地方

黎巴嫩在哪里?黎巴嫩在什么地方

最佳回答2022-11-23

黎巴嫩在亚洲西南部。由此可以见,黎巴嫩属于亚洲的国家。黎巴嫩在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

黎巴嫩在哪里

基本情况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 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7—16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一战后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黎巴嫩在哪里

拓展资料

1943年11月22日独立。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近期黎巴嫩多发党派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以色列,叙利亚两国关系紧张。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境内更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最古老的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因而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银行业和旅游业,二者占据黎巴嫩GDP的65%。

黎巴嫩在哪里

黎巴嫩共和国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黎巴嫩共和国面积为10452平方公里。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境内更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最古老的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因而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银行业和旅游业,二者占据黎巴嫩GDP的65%。黎巴嫩行政区划分8个省:贝鲁特省、山区省、北方省、南方省、贝卡省、纳巴蒂耶省、阿卡省、巴尔贝克-希尔米勒省。省下共设25个县,县下设镇。贝鲁特是黎巴嫩首都。

贝鲁特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城市,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接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贝鲁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筑艺术,绚丽的自然风光和闻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黎巴嫩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个洲的国家,和哪些国家接壤'?

黎巴嫩在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属于亚洲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边界未划定)为邻首都贝鲁特。

黎巴嫩共和国面积共10452平方公里,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是黎巴嫩的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除此之外,黎巴嫩还拥有长达220公里的海岸线。

黎巴嫩在什么地方,属于哪个洲的国家,和哪些国家接壤'?

黎巴嫩,亚洲西南部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居民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

近代,尤其是近13年以来,它一直是个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导地位、各宗教派别保持权力平衡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首都贝鲁特号称东方巴黎。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黎巴嫩自古以来便是各宗教少数派和中东被压迫少数民族的避难所。从阿拉伯穆斯林的大开拓时期起,这里陆续聚集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十数个支派,可以说,上述两大宗教中的所有派别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的信徒。

但是在传统的黎巴嫩山区,主要还是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但来得早,而且人数多,所以到奥斯曼帝国后期,黎巴嫩山区的地方行政权一度在两教派之间轮流执掌。1920年大黎巴嫩成立后,不仅地域大大扩大,人口也增加了近一倍。在这新增加的人口中,什叶派和逊尼派居多,均超过了德鲁兹派人数,从而造就了今天马龙派、什叶派和逊尼派3大教派为主的局面。

世界上最怕热的国家,女性常年以短裤问候烈日毫不矜持,这是哪里?

这个国家就是黎巴嫩,这里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女性通常都可以穿着短裤,相对于其他的中东国家来说,确实显得不是特别矜持。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中东国家的女性通常都是身披黑纱,从头到脚都被黑纱所包裹,已经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一个代表性的风俗习惯。

不过身披黑纱主要还是由于在伊斯兰教中女性的地位较低,很多人都认为女性的容貌只能够给自己的家人和丈夫观看,因此规定出门时必须要穿黑纱。而黎巴嫩这个国家却有所不同,虽然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还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显得没有特别被束缚。这里的女性几乎是常年穿着短裤的,甚至女性的警察上街巡逻时的制服也是短袖短裤,不得不说也是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黎巴嫩比邻地中海,是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天气大多数时候是以潮湿湿热为主,因此穿着短裤是有利于避免潮湿,规避酷暑的。

其实要说黎巴嫩的女性不太矜持,主要还是和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的女性做对比得出来的结论。现在很多中东国家的思想也在逐渐的开放,风俗习惯虽然一时没有办法做出极大的改变,但是整体上来讲都是在往积极的方向上去转变的。对于女性来说,单单从穿着是否暴露上去的一个女性是否矜持也是不太妥当的,每一个女性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美,身披黑纱时魅惑的蓝色眼睛,也是动人心魄的,而穿着短裤时的热情奔放,也是青春洋溢的象征。

黎巴嫩的首都是哪里啊?

战火弥漫之都----贝鲁特 公元前3000年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最早在黎巴嫩地区定居。公元前2000年黎巴嫩沦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等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侵入黎巴嫩,1920年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11月26日法国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获得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法军全部撤离后,黎巴嫩获得全部自主权。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南接以色列,西沿地中海,风光险峻,土地肥沃而常年雨水充沛,是中东极少见的“没有沙漠,没有油田”的国家。 黎巴嫩(Lebanon)首都贝鲁特(Beirut),背靠贝鲁特山,位于凸出在地中海的狭窄滨海平原的支脉上,邻近海旁,是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现有180万人口,若包括外围的大都会地区,则高达210万人,是黎巴嫩全国最大都市。 贝鲁特是地中海沿岸最多样化的城市,这里的宗教有基督教(马龙派、希腊正教、亚美尼亚正教、亚美尼亚天主教、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和穆斯林(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少数德鲁兹派。

贝鲁特大多数犹太教信徒自1975年战争爆发以后起,都永久地移居美国,现在主要居住在布鲁克林、纽约。贝鲁特在黎巴嫩内战中分成几个部分,主要是穆斯林西贝鲁特和基督教派的东贝鲁特。贝鲁特有21所大学,包括贝鲁特美国大学、黎巴嫩美国大学(原为中东第一所女子学院)、圣约瑟夫大学、Hagazian大学、黎巴嫩大学、美国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贝鲁特阿拉伯大学。

在时装界,黎巴嫩也几乎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就我们在黎巴嫩的见闻看,此言不虚。贝鲁特有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商店——法国的AB商店,店面很大,装饰非常豪华,出入顾客多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女孩。据说,国际时装界流行什么,在这里就能够找到什么。

这不,天气刚刚转暖,姑娘们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各式各样的小衣服:吊带背心、吊带裙、斜肩裙、露背的小背心、露脐的小T恤等,往往是遮住了这里却露出了那里,“短、透、露”之大胆不让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乍见之下,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贝鲁特东部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或许因为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关系吧,这里居民的生活习惯、服装服饰、谈吐举止等均带有明显的法国痕迹,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自由,也难怪,战争前贝鲁特就被称作“中东的巴黎”。在贝鲁特东城兜了大半天,你也许不敢相信是到了一个阿拉伯国家,繁华的现代化大街、气派的世界知名大饭店、神秘莫测的赌城和艳舞女郎,似乎都与阿拉伯世界的神秘大相径庭。 夜幕降临,地中海畔的“卡兹诺”赌城开张营业了,偌大的停车场一会儿就被各式高级轿车挤满,阔佬、美女、轮盘赌和酒精,不眠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当地的阿拉伯人却多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一位穆斯林朋友说,赌博、饮酒和性交易等堕落现象在贝鲁特东区的出现是黎国内动荡的主要原因。

和东区比起来,西部的穆斯林聚居区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遍布弹孔的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很多都是当年贝鲁特战争遗留下来的,由于经济原因至今没有修复,很多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还住着不少穷人。漫步西区的第一感觉是,真主党的势力在这里颇为强大,伊朗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的巨幅画像在街头随处可见。贝鲁特西区妇女的打扮和东区大不一样,她们一个个身着传统黑色长袍,蒙面纱,把身材和面容包裹得严严实实。

按照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穆斯林女性的服饰必须宽松得体、严谨整洁、庄重高雅。年轻女子不但不能露出胸、颈、腿等部位,就是身体的轮廓、面容和手等也最好不要让外人看到。因此,西区的妇女们总是低头匆匆行过,从不在街头大声讲话,显得谦恭、有礼、安静、平和。而贝鲁特东西两区现代与传统、繁闹与清静的巨大差异,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是身处同一城市。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

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作为黎巴嫩首都的贝鲁特市从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就饱受战火的摧残,上帝对这个多宗教派的国家仿佛就没有停止过轰炸。

2005年2月14日发生炸弹爆炸事件,袭击目标直指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的车队,哈里里在爆炸中严重受伤,被送往贝鲁特美国大学医院后不治身亡。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身亡,使得中东地区局势再度趋于紧张。美国政府同时将矛头对准了伊朗和叙利亚这两个“心腹大患”。

面对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伊朗和叙利亚16日宣布将建立“联合阵线”,共同应对挑战和威胁尽管各自的国内政策不同,但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均被公认为“中东抗美硬汉”,然而这一次“硬汉”阿萨德却被迫服软了,2005年3月6日,他宣布叙利亚军队将分两个阶段从驻扎了长达30年的黎巴嫩撤军。 目前,贝鲁特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商业、银行及财经中心,有不少跨国企业的中东总部都设于贝鲁特。贝鲁特正积极地申办冬季亚运会和2009年举办的法语国家运动会。

请问贝鲁特属于哪个城市的。到底是哪里?

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城市,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

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人口180万,民族成分以当地阿拉伯人为主,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阿拉伯人。居民1/3为逊尼派穆斯林,其他还有亚美尼亚正教、东正教、天主教、什叶派穆斯林等。贝鲁特市内,保存有罗马时期的城墙、庙宇、水池的遗址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清真寺。

继续浏览:

上一篇:妇女节是为了纪念谁?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

下一篇:世界技能大赛几年一次?世界技能大赛几年一次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