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贡献?列宁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列宁对世界的贡献有:列宁曾经指导过德国、匈牙利、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并且在这些国家共产党的成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列宁那段时间不仅写出许多辉煌的著作,而且还起草了很多重要的纲领文件。在分析俄国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的形势后,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决策,如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和新经济政策。当时列宁的贡献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列宁不仅创造性地建立了俄国共产党,而且为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指出了革命的前途。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列宁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列宁通过对本民族哲学传统的继承,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各个时期错误理论的针对性批判,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以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赋予了其哲学浓厚的实践特性。 这是列宁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路径,也是列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基本路径。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列宁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特色。
列宁为世界做了什么贡献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科学开始变成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只是阐明了这一理论由科学变成现实的必然性和一般规律,不可能解决实现这种转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列宁把对这一课题的探索比作“攀登一座还没有探测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不亚于十月革命,二者一起共同构成了列宁一生的两大贡献。一.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列宁 的“探索”之当代意义列宁一生比较注重运用哲学思维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成功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列宁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1892年,他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
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
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列宁主义思想体系中一系列重要思想,如:东方社会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等,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列宁的贡献有哪些?
在共和国成立的三年时间通过不断的与国内外敌人斗争,粉碎了西方国家的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叛乱。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证明想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和思想,1921年出现了危机,在实行了列宁新经济政策之后危机才渐渐消失,生产也逐步的稳定了下来,它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
他废除了余粮收集制,改用了固定的粮食税,恢复了商品的流动和交换,允许人们进行自由贸易;他还把食物配给制改成了按劳分配制,使用多劳多得的政策。这个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拥护。在工业方面恢复了部分的私营工业,但一些关乎国家命脉的工业仍由国家管理。国家在流通政策决定实行贸易自由制,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贸易,提高经济发展。列宁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苏联国家的根本国情的制定的相关政策,这进一步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也是对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突破。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成功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一,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三,巩固苏维埃政权四,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实学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帝国主义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行的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打碎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世界,并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十月革命为起点,世界历史进入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代。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指出:“不仅同1789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①这就是说,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看,都要比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革命高得多。列宁在谈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时曾说过:“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19世纪在世界各地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实行了、分别实现了、继续完成了伟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所开创的事业。”②同样,我们也可以说,20世纪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继续完成十月革命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辟的事业。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毛泽东曾说过,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历史是前进的,又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尽管20世纪末出现了苏东剧变,但这只是历史前进中的一个小插曲,它不可能改变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航向。 苏东剧变后,出现了一股否定十月革命的暗潮。否定十月革命,更深层次的是否定十月革命道路。
所谓十月革命道路,是指20世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件事,是伟大的创举还是历史的误会?从十月革命以后到现在,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其中比较集中的有三次。第一次发生在列宁同第二国际的精神领袖考茨基和俄国孟什维克苏汉诺夫之间;第二次发生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第三次发生在苏东剧变后学术界和政界的一些人之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列宁的观点,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西方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实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空前未有的飞跃;另一方面它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相反,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列宁语),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历史难题。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
二.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和升华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的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列宁是在1924年1月过早逝世的,当时只有54岁。
因此,列宁没有年龄意义上的晚年。所谓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指思想理论发展阶段意义上的晚年,也就是他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在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飞跃和升华。这是列宁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高峰。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三重含义,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即: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它属于政策层面。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布哈林和俄共(布)其他领导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为标志实行的新政策。所以强调“新”,是针对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以突出“经济”,是因为出台的政策主要是经济方面的。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非国有化;大力发展商业,包括国营商业和私商,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上述四项内容,从农业开始,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就是列宁时期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异常显著,苏联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层次的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这属于构想层面,也就是以后要做现在没有做的。列宁在1922年两次中风以后,在哥尔科村休养期间,用口述方法,写了五篇论文和三篇给党中央的信件,通过总结五年多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一年多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其基本内容是:进行农业合作化;实行工业化和电气化;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
这个构想,反映了列宁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三个层次的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它既不是现行政策,也不是对未来建设的一种设计和构想,是属于深刻的思考层面。
它包括:(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列宁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③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的过程。列宁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④ (3)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国情出发,向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4)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列宁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⑤(5)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6)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包括利用资本。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