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巡抚是几品?巡抚是几品官

巡抚是几品?巡抚是几品官

最佳回答2022-11-23

巡抚是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巡抚是几品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

巡抚是几品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

清朝巡抚是几品官?

清朝时知府属于从四品,巡抚属于从二品。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

巡抚的类型:(1)居三司之上,为各省最高权力机构。明代全部十三个布政使司均设定员巡抚,三司属其管辖。这一类型,是明代巡抚的主流。(2)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辖,为新省区建制的开端。

这类巡抚主要设在边境地区,又多在原有的行都指挥使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以辽东、宁夏、甘肃为典型。英宗即位后增设文臣镇守,逐渐由军事单位过渡为行政单位。(3)组成特别区。

这类巡抚主要设置在数省交界、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以南赣、郧阳为典型。

巡抚是几品官

“清朝巡抚是从二品官。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

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古代的巡抚大人,是几品官员啊?

清朝的知府为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属从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顺天府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奉天府是陪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

扩展资料:清朝官制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着现在的省、市、县三个级别。
1.正一品的官员,就是三殿三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就是正一品的,而六个大学士就是我们俗称的宰相了。另外值得一说的,九门提督也叫步军统领也是从一品,隆科多担任的就是步军统领。
2.总督总督是指管辖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军事的长官,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其中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比较特殊,是管理具体某一项事务的官员。

总督一般为正二品,但是如果加兵部尚书,或者加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么就是从一品了,因为六部尚书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就是从一品的。
3.巡抚巡抚也叫抚台,主管着一省的军政与民政,一般为从二品,总督是要比巡抚大的,巡抚一般也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个相代于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巡抚有时候也被叫中丞。巡抚有两个属官,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和按察使,而承宣布政使简称为布政使,俗称为藩台,主管民政,一般为从二品,按察使俗称为臬台,主管刑名,一般为正三品。


4.道台是在省与府之间的官员,专管某一种具体的政务,比如粮道,负责管粮食的,河道,专门管河流的,还有茶马道,盐道,驿传道,管辖的范围不一,有的是管一省的,有的是管几个府的,开始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一概定为正四品。
5.知府就是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了,一般为从四品。提督是武官名,全称叫做提督军务总兵官,是各省绿营最高的军事长官,从一品,下面有正二品的总兵,从二品的副将,正三品的参将,正五品的千户。

清朝巡抚是几品官

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其官职等级相当於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八府巡抚是几品官?

所谓的“八府巡抚”真正名称应该叫“八府巡按”,而且这个名称也是取自于民间的戏剧、小说,并非正式官名。从职能上来定义的话,八府巡抚应该相当于监察御史,分巡各省时称巡按御史。

不过这仅仅是出于礼让,真正要发生什么矛盾冲突,巡按御史绝不是地方督抚的对手。巡抚为从二品的高官,主管一省的军政、民政,是仅次于总督的封疆大吏。而八府巡抚从名称上听起来,给人感觉就是职权要远高于普通的巡抚。在《九品芝麻官》中给八府巡抚定义的是正一品的高官。

不过,在清朝的官阶品级中,正一品的职位只有太师、太傅、太保、三殿三阁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伊犁将军。

清朝的知府、道台、提督、巡抚、总督,他们都是几品官?

有网友很好奇,清朝的知府、道台、巡抚、提督、总督,这些在清宫剧中常见的官职,到底都是什么官?人们常说的封疆大吏,又究竟是什么官?他们都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这些官职都是清代地方官,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制。清沿袭明制,行政区域主要分为省、府、县三级,大概对应今天的省、市、县。

省的长官是巡抚,道的长官是道台,府的长官是知府,提督是省的军事长官,而总督是一省或多省的军政长官。下面,就为大家逐一解读这些官职。知府:在清代,知府是从四品官员,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厅局级,主要负责一府的民政和司法,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长。道台:道台是正四品官员,地位略高于知府,行政级别应该是介于厅局级和省部级之间,主要负责或协助巡抚负责一府或若干个府的钱粮、河工等事务。

根据职务的不同,道台又分为不同的道台,比如主管钱粮的,称为粮道;主管河工的,称为河道。道台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行署专员。巡抚:巡抚的品级是从二品,不过,清代巡抚往往会加侍郎衔(比如湖南巡抚加户部侍郎衔。

加衔只是提高地位,并不掌握该头衔的职权),若是如此,则是正二品官职,行政级别是不折不扣的省部级。巡抚主要负责一省军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兼军区政委。有人说,巡抚相当于省长兼军区司令员,这是不准确的。

清代巡抚,只有节制和监督地方军队的权力,没有调兵权,所以,巡抚不等于军事长官。顺便说句,巡抚的职权比今天的省长兼军区政委更大,因为清代省的面积大于今天的省。有清一代,省份最多时,也不过23个省和几个特殊区。

提督:提督是从一品官,品级比巡抚还高,主要掌管一省军事,它才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司令员。你没看错,提督的品级比巡抚还高。但是,提督的地位却不如巡抚,还要接受巡抚的节制。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是清代以文制武的国策决定的。

总督:总督的品级是正二品,加尚书衔是从一品(比如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加大学士衔是正一品(比如湖广总督加文冤阁大学士衔),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至副国级(如果不加衔,从品级上看,只能算省部级)。总督虽然加尚书衔也只是从一品,和提督的品级相同,但地位和职权却远远大于提督。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职权可能是巡抚的几倍,因此,如果仅从职权上而论,总督即使不加衔,也是副国级。值得一提的是,总督和巡抚起初都不是地方官,只是朝廷派到地方的专员。

巡抚初设时,往往是在本省“往来巡抚”,与原一省民政长官布政司合署办公。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后,便会返回京城复命。明代成化年间,巡抚与所有外官一样,得携家眷赴任,从而减少了巡抚与京师的瓜葛,其后便废止了巡抚赴京议事的规定,使得巡抚成为地方要员。总督最初是专为军事而设立。

为了便于指挥,不至于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朝廷派出总督“总领而督之”,节制和指挥各路军队。后来,随着总督与地方联系的加深,它渐渐也成了掌管一省或多省军政的地方大员。总督品级和地位都在巡抚之上,但是,总督和巡抚并没有上下级关系,他们都是直属于朝廷。

总督和巡抚一样,对地方军队只有节制和监督权,并没有调兵权。不过,特殊情况下,总督奉朝廷特旨,带兵打仗也是常事。总督、巡抚和提督,品级都是三品以上,是不折不扣的高官,又在地方上掌握大权,所以他们都被称为封疆大吏。

除此之外,清代的驻防将军,比如盛京将军、吉林将军等,因为位高权重(正一品,负责驻扎地军政),也被称为封疆大吏。

继续浏览:

上一篇:陶瓷之乡?被誉为陶瓷之乡是哪个村

下一篇:入伏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进入伏天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