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一共有多少弟子?孔子有多少个弟子
孔夫子一共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贤人有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访乐
孔子访苌弘,是说举世闻名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公元前518年,带着对东周王朝日趋衰微、礼崩乐坏等问题的疑问,访问苌弘的历史事实。其时,苌弘已盛名于世,是东周的三朝元老,是大学者、大忠臣、贤德的敬王大夫,后无辜受戮,死而血碧,百姓深为痛惜和敬仰。其“碧血丹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有哪些弟子
孔子的十大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1.颜渊: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9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2.闵子骞: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鲁国青州宿国(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3.冉伯牛:冉耕(约前544~?),字伯牛,汉族,春秋鲁国(今山东东平)人,孔子学生,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
有“郓侯”、“东平公”、“先贤冉子”等封号。清光绪《肥城县志》载:其故里冉家庄有冉子祠,冉子庙及冉子墓。4.仲弓:冉雍(公元前522-?),字仲弓,出生于菏泽市冉贤集。
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冉雍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
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5.宰我: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汉族,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6.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端木赐。 东周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7.冉有:冉求(前522-前489),汉族,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8.季路: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汉族,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原籍泗水,其后胤因避战事迁往微山县鲁桥(见济宁微山仲庙))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9.子游:言偃出生于吴地,成年后到鲁国就学于孔子,从言偃比孔子年轻四十五岁来看,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言偃即为七十二贤人之一。10.子夏: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
孔子有多少个弟子?
孔子教导了三千多学生。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概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他们是: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其他人有仲由,颜路,曾点,公冶长,孟懿子,南宫敬叔,冉耕,闵损,冉求,端木赐,冉雍,颜回,高柴,宰我,商瞿,卜商,曾参,有若,言偃,颛孙师,樊迟,原宪等等。孔子总共有多少个学生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与改革家,成就颇高,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不仅在学术上颇有研究,其在教育界的名声一样很高。
下面将列举下几名较为知名的人物。一:颜回颜回于前521年出生在山东曲阜,14岁时成为了孔子的学生,是孔子最为得以的门生之一。孔子有弟子三千,颜回从这3千号人中脱颖而出,深得孔子的喜欢。孔子每每夸赞颜回,夸赞其好学,给予其很高的评价。颜回也凭借其才品博得历代学士的尊崇。颜回参与编辑《论语》,为后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闵损闵损出生于前536年,字子骞,鲁国人士,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其名声与颜回并称。
闵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孝,他是以孝出名,二十四孝子中的其中一人。孔子也曾夸过闵损,说他真的很孝顺,对其父母兄弟从来不曾打骂,如果有什么好吃的他会自己先吃掉,免得家中兄弟为了争抢造成不和谐。闵损不喜仕途,喜欢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云游四方。
三:仲由仲由字子路,虽然生性粗俗,但是却为人正直,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前480年,仲由为了救主,被无情残害,剁成肉泥。仲由也是《论语》的编纂者之一。除了以上三个,还有如子贡、冉耕、言偃、公皙哀、高柴等数十号人物。
孔夫子被誉为“圣人”,他有多少位弟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儒家学说,主张“仁政”、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除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一生得意的应该是自己的学生了吧。孔夫子被誉为“圣人”,他有多少位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有三千多位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七十二位贤人。这七十二位贤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来说说孔子比较知名的学生:颜回和子路吧。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他是这样评价颜回的:“颜回呀,非常贤能。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比较简陋的巷子里,人们都忍受不了。
颜回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孔子赞扬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可惜,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颜回整理获得的古籍,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了,孔子非常悲痛。
子路的性格与颜回不同,他比较直率,所以有时候会些许莽撞。虽然孔子经常骂他,但在孔子的心里还是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个学生的。孔子曾经高度评价子路,“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自从有了子路以后,我就没有听到别人说我的坏话的。可见,子路非常维护自己的老师。我觉得子路与孔子的相处更像是朋友,孔子见了南子后,子路很不高兴。孔子为了不让子路误会,亲自发誓说我要是做什么违背道义的事,就让天来惩罚我。
孔子的弟子共有多少人?
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扩展资料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