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湖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形成原因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境域变化
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
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
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
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青海湖常见动物有:
一.斑头雁斑头雁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
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二.棕头鸥棕头鸥是中型水鸟,体长41-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夏羽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
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显著的白色翼镜斑。
三.裸鲤青海湖裸鲤 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花鱼、狗鱼、藏龙鱼、无鳞鱼。
青海湖裸鲤俗名湟鱼,也叫无鳞鱼,英文名,学名普氏裸鲤。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称西海,又称鲜水、鲜海或仙海。
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藏族在唐时称它为“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湖”。蒙古族称它为“库库诺尔”,是“蓝色的海洋”之意。青海湖面积4200平方公里,湖面最长处106公里,最宽处63公里,湖水最深处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扩展资料:青海湖湖中分布5个小岛,其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海心山自古以产龙驹闻名,又名龙驹岛。著名的鸟岛是群鸟聚会之所,每年春季有10万多只斑头雁、天鹅、棕头鸥、鸬鹚等来岛栖宿,使这里成了鸟的世界,群鸟筑巢垒窝,全岛铺满了密密麻麻的鸟蛋,俯拾即是,成为青海湖的一大奇观绝景。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
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
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什么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面积有4583平方公里。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位于西宁以西大约130km处,周长360km,面积4583km2,湖面海拔为3260m,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
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
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这么大的湖泊,不愧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啊。
青海湖的水温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
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什么湖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的内陆咸水湖,世界第二大咸水湖,湖面面积440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环湖360公里。
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着“高原蓝宝石”和“中国最美的八大骑行天堂”的美誉。青海湖简介: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日月山强裂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青海湖呈椭圆形.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
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0厘米。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4%。青海湖气候特征: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33.4℃。
3.水分。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
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4.大风和沙暴。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
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
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
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5.水温。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
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6.冰情。
青海湖因含少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
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资源特征:
1.鸟类资源。
至2014年8月青海鸟种记录增加至222种, 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渔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潜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2017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数据显示,青海湖23个水鸟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44种、3.9万余只,育幼夏候鸟种数呈“双升”趋势 。
2021年7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夏季水鸟监测中,首次观测到灰头麦鸡 。
2.鱼类资源。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