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时候提出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1980年1月16日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立邦之本,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针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现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而且也是一种政治宣示,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的根本体现,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何时提出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
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正式指出: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应答时间:2021-01-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时候提出的
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强调: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正式指出: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立邦之本,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论断,已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但不久就为毛泽东所否定,直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时,惟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什么时候提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什么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
改革开放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
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始了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扩展资料:在经济学上,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建设指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和发展经济的措施,至1952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钢产量已达135万吨,发电量达到73亿度,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扎扎实实的第一步。
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是党的哪一次回忆决定的?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那一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党的第几届几中全会没有继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03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治政观念被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并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几大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到的,
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为了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故本题选C。九年纪政治题 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最核心的内容。
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什么说全面小康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任何政治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都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回答,所以同样,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小康不仅包含物质上的富裕,还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
任何以牺牲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短视的,没有意义的。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