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谁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谁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最佳回答2022-11-22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出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人物经历

1804年,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出生于一个庄园主家庭,童年时就对民间乐曲发生兴趣,从农奴乐师学习小提琴、钢琴,经常是农奴乐队音乐会的座上客,而且参加演奏小提琴、长笛等。1818~1822年,在圣彼得堡贵族寄宿学校学习期间受教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诗人丘赫尔别凯,有进步思想的学者老师,如法学家库尼岑、历史学家阿尔谢尼耶夫、心理学家兼美术家加利奇,这些都是当时反对农奴制的著名人士,因此对少年格林卡的个性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主要作品

作品简介:歌剧《伊凡·苏萨宁》作于1836年。剧情描述17世纪俄罗斯举国奋起抗击波兰侵略者,并把波兰军队围困在莫斯科,正当胜利在望时,另一支波兰军队突然出现在农民苏萨宁的村庄,胁迫苏萨宁带领他们抄近路赶赴莫斯科解围。苏萨宁把敌人引进荒无人迹的森林,自己与陷入绝境的波兰人同归于尽的故事。《伊凡·苏萨宁》序曲概括地体现了歌剧的中心内容,曲中所有主题都取材于歌剧音乐。用奏鸣曲式写成。乐曲从庄严而响亮的引子开始,象征着俄罗斯祖国的形象,紧接着双簧管奏出一支悲哀的旋律,诉说着俄罗斯人民所经受的苦难。

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是谁?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1804.6.1~1857.2.15)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1822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24年任职于交通部,其间曾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1830年赴意大利,用3年的时间钻研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的音乐。1833年取道维也纳赴柏林,在柏林曾认真师从S·德恩(1799~1858)学习作曲。

滞留在国外期间,他立意创立俄罗斯音乐文化。1834年归国后即着手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创作,该歌剧为其成名作,亦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又曾赴西班牙旅行,搜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用于创作《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1848)之中。

晚年,往来于俄罗斯与西欧各地,后客死柏林。尚作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38~1842)、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娅》(1848),以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

谁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格林卡格林卡 (Mikhail Glinka,1804-1857), 俄罗斯作曲家,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乐 派的创始人和在俄国以外得到承认的第一位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代表作品是两 部歌剧《伊凡·苏萨宁》((献给沙皇))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俄罗斯音乐之父

俄罗斯音乐之父是格林卡。格林卡是第一个将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的作曲家,被视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扩展资料:格林卡不仅是俄罗斯的乐坛巨擘,而且也是世界乐坛上不朽的音乐大师,之所以能有如此殊荣是因为他热爱人民,深刻理解人民性,尊奉人民性为自己的创作原则,格林卡认为人民性就是普希金所说的,反映人民的性格、世界观、思想方式以及他们的情感。他自己曾说:“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又说:“人民创造音乐,而我们艺术家只是改编而已。”格林卡的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两部歌剧的主人公苏萨宁和鲁斯兰的英雄形象上。

他最著名的三部幻想曲《阿拉贡霍塔》、《马德里之夜》与《卡玛林斯卡亚》则是他后面那句话的体现,可以说是作曲家在民间歌曲的启迪下,谱写成的描绘民间习俗、反映其思想感情的代表作。

俄罗斯音乐之父是谁

格林卡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 Glinka)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的《伊万•苏萨宁》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国民族歌剧,在剧中格林卡将俄罗斯民歌的特色加入到了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的框架中。这部作品同他的另一部名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一同奠定了俄国民族歌剧的基础。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俄国民族乐派的开山鼻祖叫什么?

19世纪俄国的歌剧创作在欧洲独树一帜。其时正值俄国贵族革命和平民革命时期,反对沙皇专制,反对农奴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俄国人民的灵魂与精神。30岁那年起,他致力于创作一部从题材到音乐都是属于俄罗斯民族的歌剧作品。它就是歌剧《伊凡·苏萨宁》(原名《为沙皇献身》,1839年更名)。1842年他又创作了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前者取材于历史题材,充满了爱国主义深情,歌颂了为祖国献身的农民苏萨宁,是俄罗斯“民族魂”的真实写照;后者则取材于普希金(1799~1837)的同名叙事诗,描写中世纪的骑士与基辅大公之女的故事。这两部歌剧是格林卡创作中最富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的作品。他一方面注重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提炼其精华,一方面他又吸收西欧音乐的写作技法等,从而创作出新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音乐语言,并为后人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被人誉为“俄罗斯歌剧的曙光”。

俄国音乐之父是谁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Mikhail Ivanovitch Glinka,1804-1857),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喜爱、熟悉当地民歌,1830年到意大利求学,回国后于1837年任宫廷唱诗班乐长,1839年辞职,后游历欧洲。1857年病逝于柏林。

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他的两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不仅是俄罗斯歌剧宝库中的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歌剧史上的杰作。他的代表作还有管弦乐序曲《马德里之夜》等。此外,他还作有管弦乐曲、室内乐曲、钢琴曲和歌曲等。

“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格林卡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他与俄罗斯民众的亲密关系,而且也可以用来概括他的音乐创作。

格林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格林卡于1837年着手创作的,完成于1842年,并于同年十一月首演。

该歌剧是根据俄国大文豪普希金的讽刺长诗写成的,主要描写了古代俄罗斯的基辅公主柳德米拉在与武士鲁斯兰举行婚礼时,美丽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劫走。为了营救柳德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重重危险,最后借助一把神剑,战胜了凶恶的魔法师,将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来。故事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获得了美满的生活。

整部歌剧贯穿着勇敢、自信而乐观的精神,其主题是善良必定战胜邪恶。

这部歌剧的序曲写得尤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序曲成功地展示出歌剧的主题思想,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

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序曲为D大调,2/2拍,奏鸣曲式。序曲的引子是对鲁斯兰坚不可摧的力量的描写,它欢快而且充满了活力。接着立即进入呈示部,乐曲迅速推向由弦乐部分演奏的轻快而明朗的急速旋律(片段1),它以豪放、奔腾的气势,成功地勾画出武士鲁斯兰跃马挥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副部主题转为F大调,音乐来源于歌剧中鲁斯兰的咏叹调,富有很强的俄罗斯性格(片段2)。序曲的发展部经过全乐队的强奏、弦乐拨奏和激动的弦乐拉奏,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又回到D大调,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出来,但比原来的气势更为宏大,甚至还出现了下行全音阶。最后乐曲由强有力的和弦引出热烈而壮大的场面,全曲在欢庆胜利的气氛中结束。

前苏联古乐派奠基人是谁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Mikhail Ivanovitch Glinka,1804-1857),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喜爱、熟悉当地民歌,1830年到意大利求学,回国后于1837年任宫廷唱诗班乐长,1839年辞职,后游历欧洲。1857年病逝于柏林。

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他的两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不仅是俄罗斯歌剧宝库中的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歌剧史上的杰作。他的代表作还有管弦乐序曲《马德里之夜》等。此外,他还作有管弦乐曲、室内乐曲、钢琴曲和歌曲等。

“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格林卡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他与俄罗斯民众的亲密关系,而且也可以用来概括他的音乐创作。

前苏联古典乐派奠基人是谁。

米哈伊尔·格林卡(MikhailGlinka 1804-1857)又译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

在圣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于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师从西格弗里德·德恩学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1836年首演获得成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

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1844年访问巴黎时与柏辽兹相识,后继续旅行至西班牙,那里的民间舞蹈节奏使他心醉神驰。1847年回国,之后又多次出国旅行。

1857年,格林卡在柏林去世,享年53岁。

俄罗斯古典乐~~~~~~~~~~~

俄罗斯浪漫曲从诞生以来佳作迭出,独具风貌,在世界歌曲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俄罗斯浪漫曲是在俄罗斯城市生活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阿·康·托尔斯泰等卓越诗人为俄罗斯浪漫曲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继续浏览:

上一篇: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是谁?俄罗斯音乐之父是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