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空气的性质?空气有什么性质

空气的性质?空气有什么性质

最佳回答2022-11-22

 空气的八个性质:1、占据空间。2、没有固定的形状。3、具有流动性。4、容易被压缩。5、有重量。6、无味。7、空气透明且无色。8、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空气的性质

基本情况

空气(Air),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混合气体,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2017年数据),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空气的性质

分层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电离层(暖层)和散逸层。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在平流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同素异形体O3)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中间层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再上面是电离层,这里的空气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电离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无线电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空气的性质 是什么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主要由 78%的氮气、21%氧气、0.93%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0.04%的二氧化碳,0.03%的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空气的体积含量:氮气:78.09%、氧气:20.95%、稀有气体:0.932%、二氧化碳:0.03%、水和杂质:0.03%。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气和氖气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至于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同,例如,靠近冶金工厂的地方会含有二氧化硫,靠近氯碱工厂的地方会含有氯等等。

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气、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实验证明,空气中恒定组成部分的含量百分比,在离地面100km高度以内几乎是不变的。以体积含量计,氧约占20.95%,氮约占78.09%,稀有气体约占0.932%。

空气有什么性质 是空气的性质!

空气及其组成气体的性质 1空气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在地球表面,干燥空气的组成列于表7-2中. 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表7-1 常用低温工质的基本性质 表7-2 干燥空气的组成 液态空气作为混合液,在定压蒸发时蒸发温度也是连续变化的.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因低沸点组分氮较多地蒸发,混合液组成发生变化,致使液体的高组分氧含量相应地增加,所以沸点也就相应提高. 液态空气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凝固温度(约为60.15K),可以用作冷却剂.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法,还可以将其沸点温度降低到65K左右.但是这种操作是危险的,因为蒸发会使剩余液体中氧的浓度增加,在减压用的真空泵里引起爆炸. 2. 氮和氧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因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元素直接化合,故可用作保护气体;但在高温下,氮能够同氢、氧及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氮无毒,又不能磁化,其沸点比空气低,所以液氮是低温研究中最常用的安全冷却剂,但需当心窒息.液氮也用于氢、氦液化装置中,作为预冷.液氮应小心储存,避免同碳氢化合物长时间的接触,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过量溶于其中而引起爆炸. 液氮的蒸发温度为77.36K.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冷却到63.2K时转变成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液氮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温差不到15K,因而在用真空泵减压时容易使其固化.因固态氮的密度比液氮大,所以沉降在底部.在大约35.6K时,固态氮产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比热容的增大.转化热约为8.2KJ/kg.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430Kg/m3,比空气略重.氧较难溶解于水.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很多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反应剧烈时还会燃烧发光.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在90.188K时变为易于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54.4K时凝固成淡蓝色的固体结晶.液氧和固态氧的淡蓝色是含有少量的氧聚合物O4而引起的. 虽然氧的沸点比氮几乎高13K,可是它的凝固点却比氮低约9K.固态氧的密度大,因此在液氧中下沉.在43.80K和23.89K时,固态氧发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有转化热.在40.80K时转化热超过溶化热,约为23.2KJ/Kg;在23.89K时转化热只有2.93KJ/Kg. 氧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的显著不同在于具有强的顺磁性,且某些气态的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也有顺磁性.氧的这一特性已被利用来制作氧磁性分析仪,根据磁化率的变化可以测出抗磁性气体混合物中所含微量氧的浓度. 由于氧的化学活性很强,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氧同碳氢化合物混合是很危险的,液氧中存在碳氢化合物结晶体已不止一次引起过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液氧必须严格避免同各种油脂、润滑油、炭、木材、沥青、纺织物品接触. 3. 氩、氖、氪和氙 空气中含有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助燃;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状态下不生成化合物,没有毒性.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 空气的物理性质 1.温度 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 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湿度.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3.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用γB表示. (2)相对湿度.为了能准确说明空气中的干湿程度,在空调中采用了相对湿度这个参数,它是空气的绝对湿度γZ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γB的比值,用符号φ表示. 4.比焓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总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称作比焓,工程上简称焓.因此,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焓和与它相对应的水蒸气的焓的总和,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 kj/kg. 5.密度和比容 空气的密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用ρ表示,单位为kg/m3. 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空气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ν表示,单位为m3/kg.因此空气的密度与比容互为倒数关系.

空气的性质

【释义】: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极少量的氡、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空气的状态】: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

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空气的成分】: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

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

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

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分层】: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几个不同的层,这几个气层其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在同温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一种)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同温层的上面是电离层,这里有一层被称为离子的带电微粒。

电离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无线电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沉重”的空气】: 空气并非没有重量——一桶空气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本书中两页纸的重量。大气层中的空气始终给我们以压力,这种压力被称为大气压,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上大约要承受一千克的重量。因为我们体内也有空气,这种压力体内外相等,所以,大气的压力才不会将我们压垮。

【生命赖以生存的空气】: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

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 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

空气是气体,具有什么和什么、什么、什么等性质。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在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味无臭的。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此外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来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直到后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

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关于空气的性质

空气及其组成气体的性质

1空气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

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表7-1 常用低温工质的基本性质

表7-2 干燥空气的组成

液态空气作为混合液,在定压蒸发时蒸发温度也是连续变化的。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因低沸点组分氮较多地蒸发,混合液组成发生变化,致使液体的高组分氧含量相应地增加,所以沸点也就相应提高。

液态空气具有较低的沸点和凝固温度(约为60.15K),可以用作冷却剂。

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法,还可以将其沸点温度降低到65K左右。但是这种操作是危险的,因为蒸发会使剩余液体中氧的浓度增加,在减压用的真空泵里引起爆炸。

2. 氮和氧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

因氮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元素直接化合,故可用作保护气体;但在高温下,氮能够同氢、氧及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氮无毒,又不能磁化,其沸点比空气低,所以液氮是低温研究中最常用的安全冷却剂,但需当心窒息。液氮也用于氢、氦液化装置中,作为预冷。液氮应小心储存,避免同碳氢化合物长时间的接触,以防止碳氢化合物过量溶于其中而引起爆炸。

液氮的蒸发温度为77.36K。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冷却到63.2K时转变成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液氮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的温差不到15K,因而在用真空泵减压时容易使其固化。因固态氮的密度比液氮大,所以沉降在底部。

在大约35.6K时,固态氮产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比热容的增大。转化热约为8.2KJ/kg。

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1.430Kg/m3,比空气略重。氧较难溶解于水。

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能与很多物质(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反应剧烈时还会燃烧发光。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在90.188K时变为易于流动的淡蓝色液体;在54.4K时凝固成淡蓝色的固体结晶。液氧和固态氧的淡蓝色是含有少量的氧聚合物O4而引起的。

虽然氧的沸点比氮几乎高13K,可是它的凝固点却比氮低约9K。固态氧的密度大,因此在液氧中下沉。在43.80K和23.89K时,固态氧发生同素异形转变,并伴随有转化热。

在40.80K时转化热超过溶化热,约为23.2KJ/Kg;在23.89K时转化热只有2.93KJ/Kg。

氧与其它大多数气体的显著不同在于具有强的顺磁性,且某些气态的氧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也有顺磁性。氧的这一特性已被利用来制作氧磁性分析仪,根据磁化率的变化可以测出抗磁性气体混合物中所含微量氧的浓度。

由于氧的化学活性很强,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氧同碳氢化合物混合是很危险的,液氧中存在碳氢化合物结晶体已不止一次引起过严重的爆炸事故。

因此,液氧必须严格避免同各种油脂、润滑油、炭、木材、沥青、纺织物品接触。

3. 氩、氖、氪和氙

空气中含有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助燃;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状态下不生成化合物,没有毒性。

空气是一种多组分混合气体,其主要组分是氧、氮、氩、二氧化碳,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氖、氦、氪、氙)、甲烷及其它碳氢化合物、氢、臭氧等。此外,空气中还有量少而不定的水蒸气及灰尘等。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

空气的物理性质

1.温度

温度是描述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主要有三种标定方法: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开氏温标)。

2.压力

空气的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用符号p表示。常用单位有国际单位帕(Pa);工程单位kfg/cm2;液柱高单位毫米汞柱高和毫米水柱高。

3.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蒸气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

(1)绝对湿度。即每平方米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用符号γZ表示,单位为kg/m
3.�如果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

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
9.�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

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约为1.0002
9.�它随气压、气温和空气成分变化。

尤其湿度对于折射率的影响比较大,相应地光速在空气中也随之改变。

比热容: = 1.005 kJ/(kg K) = 0.279 kWh/(Tonne K)(等压过程) = 0.718 kJ/(kg K) = 0.199 kWh/(Tonne K)(等容过程)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干空气。干空气的气体常数为2.8704*10**6erg g**(-1) K**(-1),平均分子量=28.966g mol**(-1) ,定压比热=7R/2=0.240 cal g**(-1) K**(-1),干空气定容比热=5R/2=0.171 cal g**(-1) K**(-1)。

空气的特性

空气对于我们人类和动植物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空气地球上的生物就无法生存。除了用于呼吸外,空气还有多种工业用途。

随对压缩空气利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工厂里的气动装置越来越多。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空气的基本特性。


1.化学成份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碳酸气、少量惰性气体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无机、有机酸、亚硫酸气体等组成的。


2.固体颗粒和油份

空气中混有砂尘、尘埃、金属粉末等固体颗粒及油类的粉尘等。


3.水份

空气中通常含有水份。一定压力、一定温度下空气溶解水份的能力是固定的。当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可以溶解更多的水份,当压力升高时空气溶解水份的能力将下降。

当空气中溶解的水份(这些水份是以水蒸气形式存在的)达到最大值时,我们说这个状态下的空气中水蒸气达到饱和。如上所述这个饱和水蒸气量是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空气的这个特性往往给人们使用压缩空气带来不便,当然人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对空气中的水份加以控制(后面章节会对这个问题详细阐述)。


4.空气的压力

地球被大气层所包围,这种气体叫作大气,由于大气有重量,他对地球表面有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

一个大气压的压力等于0.1013Mpa(折合1.0332㎏f/㎝2或760mmHg)。也就是说地球上每个物体上都承受着每平方厘米1.0332㎏f的压力。

当空气的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内的空气分子数就会变少,当空气分子变得非常少时,我们说这是真空状态。可见真空是相对于大气压的空气而言的,是空气非常稀薄(即空气分子少)的状态。真空状态的空气也能被人们加以利用,这里不在累述。

在温度20℃,压力为一个大气压(760mmHg),湿度为65%时,我们可以测得空气的比重是:1.204㎏f/m3,请记住这个值,它会让你真切的感受到身边大气的存在。


5.空气被压缩时放出热量,膨胀时吸收热量

当空气被压缩时其温度会上升,如果压缩过程被绝热处理(压缩过程没有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我们成这样的压缩为绝热压缩。当把温度为30℃的空气进行绝热压缩到0.69Mpa(7㎏f/㎝2 )时温度会升到271℃。事实上空气的压缩过程必定有和外界的热量交换,人们在对空气进行压缩时往往会采用换热装置将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保证压缩后的空气温度控制在人们的使用范围内。

相反如果让已被压缩的空气膨胀时它要从周围环境中夺取它被压缩时放出的同等热量,利用这个特性人们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对周围的物体进行冷却。


6.空气的流速

将已被压缩的空气(表压0.69Mpa(7㎏f/㎝2 )在大气中放出时其流速接近于音速(340m/sec),这个速度往往会产生尖锐的叫声。所以在使用压缩空气时绝对不能把它当作身边的大气,一定要注意其危险性。


7.空气的流动性

空气有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的性质。空气不流动时在同一空间内各处的压力是相同的,但当空气进行流动时,其压力会越来越低。

空气的压力、流速和流经管路的表面光洁度是影响空气压力降的几大因素。

空气的性质是什么?

空气是所有生命生存的必然条件, 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其中。

继续浏览:

上一篇:残联全称是什么?残联的支部属于什么类型的支部是机关党支部还是事业单位党支部

下一篇:中国最高的盆地?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