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泾分明是指同一条河吗?“泾渭分明”指的是什么
渭泾分明是指同一条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而泾河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所以泾河和渭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黄河的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由于两条河的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分界清楚而不混的奇特景观,于是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景象。

水文特征
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75.7亿立方米,陕西境内为53.8亿立方米。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南而北减小,秦岭、关山区高,原区、谷地区低;西部大于东部,中游比下游径流丰富。秦岭北坡的径流模数较高,为9~15公升/秒·平方公里,而黄土原区的径流模数只有0.8~2.2公升/秒·平方公里,仅千河径流模数较高,千阳站为4.66公升/秒·平方公里。渭河干流的径流模数为2.5~3.7公升/秒·平方公里,其中魏家堡、咸阳站较高,是由于支流加入造成。

流域概况
入陕境至林家村为上游,河长123.4公里,落差791米,平均比降1.81‰,其上段主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河道川峡相间段;下段主要为秦陇山区,河流切入花岗闪长岩类基岩200米左右,形成宽仅五六十米、石壁峭立如拱门的石峡和峰峦耸接、山势陡逼宽一二百米的宝鸡峡。林家村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71公里,流域面积46856平方公里,落差224.4米,平均比降1.24‰,水流缓慢散乱,沙洲浅滩较多,河宽1500米~2000米,计入滩地可达4000米~5000米。魏家堡渭惠渠大坝以下110余公里河流南北摆动,变化频繁,群众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民谚。
姜子牙在渭水上钓鱼,此处的泾渭分明指的是同一条河流吗?
姜子牙曾在渭水边钓鱼。这个渭水和泾渭分明的渭水是同一条河。
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
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
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
“泾渭分明”指的是什么?
成语词典解释是,传说古时泾河的水清,渭河的水浊,两河在交汇处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个成语现在常用以形容两种事物反差很大.例如 在对待“公”和“私”的问题上,她的态度真可谓是泾渭分明 泾指泾河,渭指渭水.这两河交汇于陕西省高陵县.古时泾浊渭清. 在交汇处,清浊十分明显. 后来,常用泾渭分明来比喻人品的清浊.这就是泾渭分明所指的意思. 泾渭分明也用来比喻对待同一事务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指泾河,渭指渭河.古时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条河交汇处,两条河的水有明显得分界,这就是所谓的泾渭分明!姜子牙在渭河上钓鱼。此处是和泾渭分明所指的是同一条河吗?
不是一条河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位于渭水河下游,这里商代属营州莱国潍水部九龙乡,周代属齐国潍水部九龙乡。渭水河是潍坊境内少有的东西流向的河流,为潍河支流。
康熙《潍县志》载:“溪在东南五十里,昔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垂钓于此。其溪亦名渭水。有钓鱼台旧迹犹存。”渭水沿岸至今留有与姜尚相关的地名三十多个,如:尚庄、尚庄李家、尚庄东南庄、太公堂村、姜家庄、望庄、太公堂山、太公庙、尚井子、姜泉、飞熊崖、子牙坡、点将台、钓鱼台,姜尚走婚道。还有与姜尚婚姻家庭相关的地名,如:马家沟(姜尚夫人马氏娘家处),凤凰庄(姜尚迎娶马氏处),五丁村(姜太公之子丁公吕极出生地),琴溪(姜尚女儿邑姜抚琴处)。
渭水与泾渭分明是同一条河流吗?
渭河与泾河不是同一条河流,泾河是渭河的一条支流。过去渭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比较大,河水比较混浊。
在泾河水流入渭河的入水口附近泾河水与渭河水有明显差异泾渭分明就是这样来。现在泾河流域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了泾渭分明已经不明显了。泾渭分明”指的是?
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古时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条河交汇处,两条河的水有明显得分界,这就是所谓的泾渭分明!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