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哪个族的?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也有火把节。它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火把节是南方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传说古时天神妒忌人间生活美好,派下火神官下凡焚烧人间,但是善良的火神官并没有依照神旨焚烧凡人,他吩咐人民在自己家门口点起火把高高举起,做出焚烧人间的假象瞒过天神,被天神发现后,善良的火神官被处死,人民为了纪念火神官,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点燃火把,流传成现在的火把节,其中彝族和白族举行的火把节最为隆重。

火把节会庆祝三天,主要分为迎火、玩火、送火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代表的活动不一样。迎火也被人们称作是祭火,这一天人们都会宰牛杀羊,准备丰富的食物酒肉来祭祖。玩火又叫做是传火,这一天大家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如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和斗鸡等。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人们会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将火把放在一起,形成篝火,围绕篝火尽情的唱歌跳舞。
火把节属于哪个民族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庆祝三天,第一天是祭火,第二天传火,第三天送火。
我们常说的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01 火把节除了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之外,同时也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不过在举行的时间上面会存在差别。 02 一般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为期2-3天左右。 03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国内外都非常的出名,因此又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包含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活动。 04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第1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05 第2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如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等等,非常的热闹,基本上全村人的都会参加。 06 第3天:送火。
这是火把节的高潮部分。在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所有的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期间,各村寨在入夜后,点燃竖立寨中的以松木和松明子扎成的巨大火把,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路上或田埂间,远望犹如一条条火龙蜿蜒起伏。男女老少聚集到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直至深夜。彝族的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白族的火把节开始的日子比彝族火把节晚一天。每年有超过1千万的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火把节。除了火把狂欢,期间还会举行对歌、赛美、跳脚狂欢、斗牛、摔跤、赛龙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时间有3天,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节日期间会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的活动。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彝族地区,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其场面十分的盛大、壮观,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
节日期间各族的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唱歌跳舞,或是赛马斗牛、摔跤,近代时期人们会利用欢聚之机,进行情人的相会或是开展商贸活动。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