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情到深处无怨尤是什么意思?情到深处自然浓

情到深处无怨尤是什么意思?情到深处自然浓

最佳回答2022-11-22

情到深处无怨尤意思是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表示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最好的选择是放手。 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无题》。

情到深处无怨尤是什么意思

纳兰性德

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胤礽)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情到深处无怨尤是什么意思

纳兰性德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仓皇来者不识愁,何处情深无怨尤什么意思

 “情到深处无怨尤”意思是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表示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最好的选择是放手。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无题》,全文:烟般往事梦中休,绕梁芳踪难去留。

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孤影月明应寂寞,问君何处是归途?情到深处无怨尤什么意思 情到深处无怨尤出自哪里《无题》译文如烟的往事在睡梦中烟消云散,想抓住它却发现很难,你说往事如相思一般苦涩,我叹息着往事如离别一般惆怅,浓浓的情义怎么舍得舍弃,情到深处无幽怨。

情到深处自然浓,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求!是什么意思?

意思大致是:心里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尽的百转柔肠,日积月累的情感愈加浓厚,不必说却也明了。这句话是形容男女之间十分有默契,一往情深的情感状态,我不用言语,但你已经明了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这种感情十分珍贵,当用情至深,就会舍不得。

说明,当事人并不抱怨,人世沧桑也没什么可以得到的,但只求爱情。在秋日的山林间,在远镇的灯光里,安然忍受毫无指望的等待。要在惨烈如葬的七月骄阳下走马,要在旷地上迎着大风歌唱和舞蹈,把生命的模样勾勒得兴高采烈,却也要在边境小镇的落日里。当两排高大白杨的轮廓静静地沉没于垂死的暮色中时,伤心欲绝,伤心欲绝地回头看你,但待静静低头继续走上离途,忽然明白其实悲伤深处空无一物,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

此句大致内容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无题无题(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烟般往事梦中休, 绕梁芳踪难去留。君言相思一样苦, 妾叹离散两般愁。意到浓时怎忍舍, 情到深处无怨由。

孤影月明应寂寞, 问君何处是归途。意思大致是:如烟般的往事梦中方才停歇,萦绕心头的那个她难以挽留,他说相思苦闷,她叹离散忧愁。意境到时怎么忍心割舍?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

月光虽明亮但孤单影只应该寂寞,只想问一句到底哪里才是回去的路。扩展资料: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求是什么意思

用情至深的时候,面对一切考验和变迁(个人理解,也就是面对后半句的“人事沧桑”)都无怨无悔,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而坚定。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缩略,比喻世事变迁。

情到深处无怨尤这首歌是表达怎样的感情

首先要理解情到深处:是表明感情到了一种境界,量上的变化。无怨尤则是质的升华。

为(她)他作做一切事情都是发自内心的爱,是心甘情愿,没有怨言的。

情到深处自然浓,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人事沧桑却何求什么意思?

深情相爱的人彼此间的感情很浓厚,爱意浓厚的时候不忍割舍,深厚、浓厚的感情无怨无悔,人生在世,沧海桑田世事多变,还有什么可求的。形容男女之间,感情深厚,十分有默契,一往情深的情感状态,不用言语,但已经明了还未说出口的话。

世上,有种爱明知没有结果,却依然坚守原地,不舍离去,哪怕握不住一丝余温,依然选择默默为之守候。扩展资料情到深处方知爱,即使是对天起誓的“海誓山盟”,还是对着老祖宗起誓的“谁若变心,天打雷劈”之类的信誓旦旦的“毒誓”,无异于是一种心理的慰藉而已,没有太大也没有太多的作用。这仅仅只是得到一种暂时的“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安心”。爱情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爱慕、相互理解、相互坦诚、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相互关怀、相互爱护、相互以礼相待、相互怡情感恩的基础上,彼此的以心灵上的沟通,情到知己的灵魂深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的真实情感,每个人没有权利去亵渎它,也没有权利毁灭它,它的真情实感,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激情如火,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则保护它必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爱情不是占有欲,而是彼此的相互尊重、相互拥有。

“情到深处无怨尤”的出处?

出自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的词《无题》原文烟般往事梦中休,绕梁芳踪难去留。君言相思一样苦,妾叹离散两般愁。

孤影月明应寂寞,问君何处是归途?译文:如烟般的往事梦中方才停歇,萦绕心头的那个她难以挽留。他说相思苦闷,她叹离散忧愁。意境到时怎么忍心割舍?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月光虽明亮但孤单影只应该寂寞,只想问一句到底哪里才是回去的路。

扩展资料: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纳兰性德部分作品
1.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译: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2. 长相思 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3.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译: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继续浏览:

上一篇:黑龙江科技大学是几本?黑龙江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下一篇:0755是哪里?0755是哪里的区号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