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是政策还是立法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是政策还是立法

最佳回答2022-11-22

植树节是通过全国人大会议投票决定的。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中国植树节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通过的。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植树节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的。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定的节日。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

植树节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1915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民国17年(1928年)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

植树节是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总称为国际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最初确定于4月5日清明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为3月12日。起源在咱们中国古代,每到清明节,人们就有插柳植树的习俗。你知道么,历史上第一个在路边植树的,是一个叫做韦孝宽(公元508年-580年)的人。他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

《资治通鉴》里面就有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为军功累累,被授予雍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长)。古时候人们在官道上,每隔一里地就做一个土台。土台的作用就是标记,用来计算路程。

而韦省长上任以后,发现土台缺点很多,尤其是不结实。每每遇到刮风下雨就容易崩塌,需要经常维修,增加了国家的开支。而老百姓也跟着受罪,因为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维修土台。

韦省长经过细心严密的调查之后,毅然下令,在他管辖境内的官道上,在每个设置土台的地方,种上一颗槐树,取代土台。这样以来,不仅标记、计算路程的作用保留了下来,还不用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修,更能够为路过的人们提供乘凉、遮风挡雨的好地方。植树发展民国时期,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成立了一个叫做“农林部”的部门。

随后又在1914年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北洋政府下令,规定了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但是现在的植树节却是3月12号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三周年,举行了植树仪式。

在以后的时间里,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把3月12日,定位植树节。所以,植树节,就是孙中山先生去世的那天。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是政策还是立法?


一.植树节正式写入法律!具体怎么回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在每年的3月12日是为植树节。还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将会实行很严格保护,商品林由林业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另外,植树节还可以按照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节日能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植树节的意义是什么?1.“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活动。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轻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2.植树造林能治理沙化耕地,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提供相应的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巨大的森林碳汇将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植树节正式写入法律后对于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爱护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植树节是什么时候确定的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 广东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尽一致,所以,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 (《中国青年报》) 三月十二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中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

中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植树节是什么时候规定的

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喜爱植树。一八八五年,他从南洋回国时带回了酸子树的种子,亲手种在自家的庭院里,那株一百多年的古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成为孙中山故居的一道风景。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非常喜欢大自然,包括植物动物,遗书一草孙中山先生都非常热爱。在孙中山先生还在求学的时候,他就经常利用假期等空闲的时间回到故乡种植桑树。绿化了环境,同时也为子孙后代造福。国民政府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决定把之前旧历的清明节植树节改为在3月12日国民政府总理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这一天植树,意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

这就是植树节为什么定在3月12日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三月十二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确定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终生一贯重视倡导植树造林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另一方面,三月十二日,恰是我国农历的惊蛰之后,春分之前。从我国的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时间植树造林比较适宜,成活率高。孙中山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无数次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

一九一五年,孙中山先生提议,以每年的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我国的植树节。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植树节是怎么诞生的?

百度一下就有了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我不占你的便宜,不用你采纳了。

植树节农历是几月几日

我国植树节是每年的农历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是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计,最初是确定在每年的四月5日清明节。后因为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而将日期改为3月12日。

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每年的植树节都会有植树主题和标语,通过将这些概念渗透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提醒人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继续浏览:

上一篇:广东最大的海洋馆是?广东著名海洋世界海洋馆

下一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是哪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哪一年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