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鉴真东渡是哪位皇帝时期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鉴真东渡是哪位皇帝时期

最佳回答2022-11-22

鉴真东渡是唐朝。从743年开始,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终于在753年携同弟子24人随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船到达日本。时已年近7旬,从此他便定居在日本奈良。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始祖,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而作为公元688年出生的鉴真和尚,是看着大唐一步步地繁荣昌盛,从小耳语目染下,对于自己国家和文化是极其自豪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幼出家修行佛法的鉴真,开始游历洛阳和长安等地,除了交流佛学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了医药和建筑相关方面的才能,帮助了很多人,直至西京时期,就已然成为了佛门领袖,对于佛学三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到了日本的鉴真和尚被邀请到了当时的首都奈良东大寺给日本的天皇天后受戒,为当时候将近五百多人受戒,作为远渡而来的和尚,他想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传授佛法和弘扬佛学,而这个过程除了给居民和前来解惑的达官贵人解疑答惑外,更为重要的是,把中国的药草使用方式传授给了日本,并且教他们建筑和雕塑上面的技巧和学问,这也是为何如今日本在文化和中国十分相近的原因。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唐天宝元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扩展资料: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

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

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东渡是哪位皇帝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 鉴真东渡是在天宝年间.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返途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哀恸悲切,加上炎热,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六次东渡,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是唐玄宗时期。鉴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学大师,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广德二年(764)。

景龙初年(708)随师到洛阳、长安,屡从名师受教。开元元年(713)回到扬州时,他已成为对佛学具有较深造诣的高僧,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并邀请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宝元年(742))鉴真接受日本接连人邀请。

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失败后,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

唐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气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皈依佛门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宝字三年,鉴真在奈良效区创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是日本印板之开端。

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胜宝八年),鉴真及弟子法荣治愈圣武天皇病,当时鉴真虽已双目失明,但他以口尝、鼻嗅、手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无误,因此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圆寂。

葬于日本下野药师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题鉴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国见在书目》中,著录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唐玄宗李隆基 鉴真东渡是在天宝年间。 天宝元年(742),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他去日传戒,鉴真欣然应允,从当年开始至天宝七载,12年中,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

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天宝十二载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东渡 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历史上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七次。鉴真东渡指的是唐朝时期的鉴真和尚,前往东瀛也就是日本传授佛教,鉴真和尚曾经先后六次到达过东瀛,坚持不懈的传播者唐朝的多方面文化成就,并且给东瀛带去了许多的文物和书籍。

促进了日本的佛学,医学,建筑学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当时中日人民和佛学界极大地尊重,并且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扩展资料:鉴真去日本之前,日本的和尚鱼龙混杂,佛教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规范日本佛教,日本政府便想聘请大唐名僧赴日讲佛授戒。到达中国的遣唐使听说扬州大明寺的鉴真不仅仅是一位受具足戒的高僧,而且在建筑、绘画,尤其是医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于是前去拜访,请求鉴真去日本弘法。当时的航海科技并不发达,东渡可谓九死一生,鉴真当时已经54岁,有弟子劝道: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但鉴真态度非常坚决: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于是,才有了名扬古今的鉴真东渡。

第一次东渡,因为同行者的背叛诬告,无法成行,第二次东渡,遭遇大风,无奈返航,第三次东渡,航船触礁,在荒岛上忍饥三日。第四次东渡,被官府截回,不了了之,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已经60岁的鉴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

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第六次东渡,鉴真跟随日本遣唐使的船队,历经风浪才最终抵达日本。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先后有三十六人死于船祸和伤病,二百余人退出东渡行列。

鉴真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法,而且带去了大量医学、香料、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资料。由于已经双目失明,鉴真通过耳听的方式帮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经,又用舌尝的方式为日本修正了药典。

继续浏览:

上一篇:哪些是复韵母?复韵母都有哪些

下一篇:2021年开斋节是哪一天?古尔邦节开斋节2021年几月几号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