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什么时期提出来的?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级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1925年12月1日提出来的。这篇文章以及这一时期发表的其他文章中,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作背景
毛泽东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发生的事变,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现实意义
从历史上来说,这篇文章象征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逐渐成熟。《分析》的敌我划分思想成为日后中国革命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了革命的动力以及革命的任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哪年发表
1925年12月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这篇文章。
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级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
1926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中会书记。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地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级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哪些观点?
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开篇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出自毛泽东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的首句。
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的倾向。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了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反动分子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