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最佳回答2022-11-22

防灾减灾日是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

防灾减灾日设立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

应对地震

1、在家中时

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旁边,也可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蹲下或坐下,尽量卷曲身体,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注意保护头颈部。

2、公共场所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3、被困废墟

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不盲目呼救,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候救援。

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5月12日。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22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相关说明2020年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出通知,安排部署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2021年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对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2年2022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根据全国的统一安排,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将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我国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5月12号为防灾减灾日,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同时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灾害依旧严重我国的灾情在每年都会很严重,地震洪水这都属于灾情,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灾情。

图标的意义雨后天晴的彩虹意味着灾区重建后的美好,意味着未来和希望,人撑着一把伞,代表着伞保护着人们,意味着我们保护环境,在那也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少出现,分别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这些人走在一起,代表了所有的人,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同防灾减灾,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防灾减灾重要性2020年,也许这是最不公平的一年,疫情爆发,疫情刚刚平缓,我们却看见南方的洪水肆虐,虽然有三峡大坝的支撑,有着无数的解放军叔叔,但是这些洪水依旧淹没了很多的农田和农村,让许多的人无家可归。灾难就是这样,到来之后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会没有任何办法,正是因为这样,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预知灾难,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害,保护更多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更加的欣欣向荣。

最后希望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知道防灾减灾日,并且我们的意识和责任心也越来越壮大,让我们在这样面前撑起一道坚实的墙。

我国防震减灾是哪一日

我国防震减灾是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日”图标以彩虹、雨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晴的彩虹象征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图案代表着保护和保护,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的手和双脚组成了“众”字,寓意着大家手牵手,团结一致,共同抵御灾害。整体标志象征着一种积极的思想,以及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保护。

防灾减灾日是哪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意义自然灾害的应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与领导,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对于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更是如此。我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缅怀因灾难而丧生的人们,也是为所有人敲响防灾减灾的警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种种因素导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且危害巨大。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不仅仅在防灾减灾日这一天,更应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于2009年,是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国民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背景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一场破坏力巨大的地震,512汶川地震造成了非常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这一天值得牢记。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并从2009年5月12日开始实行,并且每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都不一样。2021年是中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目的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顺应社会各界对于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醒国民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

继续浏览:

上一篇:基础教育是什么意思?基础教育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对外援助是什么意思?援外工作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