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是几月几号?鬼节是几月几号
鬼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号。鬼节是中元节的俗称,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鬼节是几月几号?
道家便传说,七月是“阴月”,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孤魂野鬼、列祖列宗遂纷纷走出阴间地狱,游走在阳间各地,或回归人世老家。鬼节的由来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上坟祭扫的日子。
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汇报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的禁忌:
1.鬼节当天的阴气十分重,民间有传说,这天最好是要及早回家,夜晚不要停留于荒郊野外,不会很可能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
2.在鬼节的这两天,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好比是将香插在香炉中,犹如是在祭拜,这样会不吉利,而且会招来鬼魂来分享食物。
3.鬼节的时候一定不要外出游泳或者玩水,以免发生意外,也就是传说中的水鬼会找替身,然后投胎转世。
4.外出时不要随意捡路边的钱财,因为这些钱可能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当有人捡起的时候,鬼魂会认为此人是想要抢占他们的钱物,之后就会来找麻烦,从而遇上不顺。
5.不要轻易回头,当外出在偏僻的地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回头,即使听到有人叫名字,也要一直往前走,切勿回头以免遇见不干净的东西。
6.鬼节的时候有很多祭品,而这些祭品是用来祭拜的,而不是随便就可以拿来吃的,如果胡乱拿来吃,那么很容易祸从口入,为自己招惹到厄运。
7.中元节当天一定要小心不要披头散发睡觉,不然会被在外游离的鬼混认为是他们的同伴,从而带来厄运。
8.中元节到了各家各户焚烧冥纸是必做的事情,而这些明显是烧给鬼用的,如果有人在行走的时候,乱踩乱跳在冥纸上,那么会让鬼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不敬,故而会惹怒他们带来不利。于是这个月被中国人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不搬家、不办喜事。
鬼节是几月几号
鬼节是8月14号。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等,最著名的是万圣节。内涵融合农历七月报恩月,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限的意思,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
依照佛教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弟子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据大藏经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这种仪式最早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流行。
道教中元节源出大献经,佛教盂兰盆会源出佛说盂兰盆经。唐代僧人曾揭发道士刘无待仿拟佛教盂兰盆会伪造大献经。
鬼节是几月几号2022年
10月25日。2022年10月25日,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寒衣节。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鬼节的传统风俗
1.吃面条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2.红豆饭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
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3.金银包袱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4.烧寒衣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
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