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凡是是在哪一年提出的?两个凡是是指什么
两个凡是是在1977年提出的。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这篇社论在强调揭发“四人帮”是“当前的纲”,要“抓纲治国”的同时,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后被称为“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提出背景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人们在欢庆之后,很自然地要寻找今后的历史取向,中国向何处去,人们迫切希望找个答案。实际上,粉碎“四人帮”只是解决组织上、政治上的问题,而中国向何处去,人们仍然处在追索和徬徨之中。
1977年2月7日,当时代表政治气候的“两报一刊”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正式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一剂药方,但它不是良药,而是一副禁锢剂,把人们的思路禁锢在个人迷信、盲从,以及愚昧和落后之中。

两个凡是的影响
在政治上,由于“两个凡是”作梗,“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不能得到平反,几个全国性的大案,如刘少奇冤案、彭德怀冤案、彭罗陆杨冤案、“三家村”冤案等等都不能得到平反;而且新的冤案仍时有发生,有些人因为对领袖的所谓不敬被当成“反革命”惩处。在经济上,不仅依然受计划经济禁锢,许多地区还加剧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举措,派大批干部去阻止自由市场的贸易,有的地方更出现干部阻挡农民在自由市场卖小猪,发生干部和农民抢死小猪的惨状。凡此种种,都因为过去观念的因袭,以及“两个凡是”的保驾而成为“合法”。
两个凡是是谁提出来的?历史学问
华国锋1977年2月7日,华国锋公开提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以《学好文件抓住纲》为题发表社论,首次在全国公开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的方针压制了思想解放,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和拨乱反正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扩展资料: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的观点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的问题。他批评有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
两个凡是是指什么
“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在1977年2月7日发表的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中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党内对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社会反响较大。
两个凡是指什么内容?
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扩展资料:新“两个凡是”让人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所提对象不是“敌人”,也不是“毛主席”,而是“群众”。究其深度,主要有二。一是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位。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直在努力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实际问题,不断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二是体现中国执政党的宗旨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定位,科学发展观是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提醒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977年的“两个凡是”是
两个凡是源于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表述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社论是汪东兴提议写的,也是经过了当时的政治局同意。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