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的创始公司是什么?手机蓝牙是谁发明的
蓝牙的创始公司是瑞典爱立信公司。爱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进行研发。1997年,爱立信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该项技术的浓厚兴趣。 1998年2月,5个跨国大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组成了一个特殊兴趣小组(SIG),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即现在的蓝牙。

蓝牙诞生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4年,它最初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无线音频传输让无线耳机成为可能。再后来,蓝牙成为一种允许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无线技术,这使得数据传输更简单、更独立,而不必再更换设备或将其发送给其他人时丢失任何重要信息。

爱立信
爱立信公司,1876年成立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是全球提供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以及专业服务的供应商。目前,爱立信的核心业务包括:网络、电信专业服务和多媒体,其中多媒体业务包括爱立信移动平台技术授权,企业解决方案和移动终端业务(拥有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50%的股份)。
蓝牙是谁什么时候发明的?
【蓝牙并不是个人发明的,而是一个技术小组】 蓝牙这个名称来自于第十世纪的一位丹麦国王 Harald Blatand , Blatand 在英文里的意思可以被解释为 Bluetooth( 蓝牙 )因为国王喜欢吃蓝梅,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所以叫蓝牙。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这项高新技术。
Blatand国王将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起来;他的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着个各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名字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爱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进行研发。1997年,爱立信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该项技术的浓厚兴趣。1998年2月,5个跨国大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组成了一个特殊兴趣小组(SIG),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即现在的蓝牙。
手机蓝牙是谁发明的?
蓝牙的由来 公元940-985年,哈洛德.布美塔特(Harald Blatand),后人称Harald Bluetooth,统一了整个丹麦。他的名字“Blatand”可能取自两个古老的丹麦词语。
和许多君王一样 ,哈洛德四 处扩张,为政治、经济和荣誉而征战。公元960年哈洛德到达了他权力的最高点,征服了整个丹麦和挪威。而蓝牙是这个丹麦国王Viking的“绰号”,因为他爱吃蓝梅,牙齿被染蓝,因此而得这一“绰号”。 蓝牙以公元10世纪统一丹麦和瑞典的一位斯堪的纳维亚国王的名字命名。它孕育着颇为神奇的前景:对手机而言,与耳机之间不再需要连线;在个人计算机,主机与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之间可以摆脱纷乱的连线;在更大范围内,电冰箱、微波炉和其它家用电器可以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 发明蓝牙技术的是瑞典电信巨人爱立信公司。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十分可喜的应用前景,1998年5月,五家世界顶级通信/计算机公司: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和英特尔经过磋商,联合成立了蓝牙共同利益集团(Bluetooth SIG), 目的是加速其开发、推广和应用。
此项无线通信技术公布后,便迅速得到了包括摩托罗拉、3Com、朗讯、康柏、西门子等一大批公司的一致拥护,至今加盟蓝牙SIG的公司已达到2000多个,其中包括许多世界最著名的计算机、通信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企业,甚至还有汽车与照相机的制造商和生产厂家。一项公开的技术规范能够得到工业界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说明基于此项蓝牙技术的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蓝牙共同利益集团现已改称蓝牙推广集团。
蓝牙的起源是什么?
什么是蓝牙?[编辑本段]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蓝牙的起源[编辑本段]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爱立信早在1994年就已进行研发。1997年,爱立信与其他设备生产商联系,并激发了他们对该项技术的浓厚兴趣。 1998年2月,5个跨国大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及Intel组成了一个特殊兴趣小组(SIG),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即现在的蓝牙。蓝牙的名字来源于10世纪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英译为Harold Bluetooth(因为他十分喜欢吃蓝梅,所以牙齿每天都带着蓝色)。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这项高新技术。行业组织人员,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限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Blatand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Blatand国王将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起来;他的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着个各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名字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关于Bluetooth SIGBluetooth SIG(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蓝牙技术联盟)是一家贸易协会,由电信、计算机、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和网络行业的领先厂商组成。
该小组致力于推动蓝牙无线技术的发展,为短距离连接移动设备制定低成本的无线规范,并将其推向市场。Bluetooth SIG在全球设立的办事处的包括:美国西雅图(全球总部);美国堪萨斯市(美国总部);瑞典马尔默市(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总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亚太区总部)。Bluetooth SIG的全体职员包括执行董事麦弗利博士,营销总监Anders Edlund,以及销售人员、工程专家和运营专家等。
除了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的支援,成员公司的志愿者在经营Bluetooth SIG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Bluetooth SIG的发起公司是Agere、爱立信、IBM、英特尔、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东芝。2006年10月13日,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宣布联想公司取代IBM在该组织中的创始成员位置,并立即生效。通过成为创始成员,联想将与其他业界领导厂商杰尔系统公司、爱立信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公司和东芝公司一样拥有蓝牙技术联盟董事会中的一席,并积极推动蓝牙标准的发展。
除了创始成员以外,Bluetooth SIG还包括200多家联盟成员公司以及约6000家应用成员企业。蓝牙技术优势[编辑本段]全球可用Bluetooth 无线技术规格供我们全球的成员公司免费使用。许多行业的制造商都积极地在其产品中实施此技术,以减少使用零乱的电线,实现无缝连接、流传输立体声,传输数据或进行语音通信。Bluetooth 技术在 2.4 GHz 波段运行,该波段是一种无需申请许可证的工业、科技、医学 (ISM) 无线电波段。
正因如此,使用 Bluetooth 技术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但您必须向手机提供商注册使用 GSM 或 CDMA,除了设备费用外,您不需要为使用 Bluetooth 技术再支付任何费用。设备范围Bluetooth 技术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集成该技术的产品从手机、汽车到医疗设备,使用该技术的用户从消费者、工业市场到企业等等,不一而足。低功耗,小体积以及低成本的芯片解决方案使得 Bluetooth 技术甚至可以应用于极微小的设备中。
请在 Bluetooth 产品目录和组件产品列表中查看我们的成员提供的各类产品大全。易于使用Bluetooth 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它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您不需要电缆即可实现连接。
新用户使用亦不费力 – 您只需拥有 Bluetooth 品牌产品,检查可用的配置文件,将其连接至使用同一配置文件的另一 Bluetooth 设备即可。后续的 PIN 码流程就如同您在 ATM 机器上操作一样简单。外出时,您可以随身带上您的个人局域网 (PAN),甚至可以与其它网络连接。
全球通用的规格Bluetooth 无线技术是当今市场上支持范围最广泛,功能最丰富且安全的无线标准。全球范围内的资格认证程序可以测试成员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自 1999 年发布 Bluetooth 规格以来,总共有超过 4000 家公司成为 Bluetooth 特别兴趣小组 (SIG) 的成员。同时,市场上 Bluetooth 产品的数量也成倍的迅速增长。
产品数量已连续四年成倍增长,安装的基站数量在 2005 年底也可能达到 5 亿个。
蓝牙的由来
蓝牙技术是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一爱立信、诺基亚、东芝、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英特尔,于1998年5月联合宣布的一种无线通信新技术。蓝牙设备是蓝牙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常见蓝牙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作为一种小范围无线连接技术,能在设备间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因此它是目前实现无线个域网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扩展资料:蓝牙的发展前景:1.普及蓝牙技术的认知与利用虽然在现阶段,蓝牙技术已经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中有了较多的应用,但是人们对于蓝牙技术并没有过多的认识。
因此,在未来的蓝牙技术发展中,应对蓝牙技术进行宣传,将成本低和技术先进的蓝牙技术推广在更广泛的应用平台中。
2.拓展蓝牙技术的应用领域蓝牙技术的应用领域要向广度发展。蓝牙技术的第一阶段是支持手机、PDA和笔记本电脑,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要向着各行各业扩展,包括汽车、信息加点、航空、消费类电子、军用等。
3.与更多的操作系统之间兼容在计算机系统中,若要进一步提高蓝牙技术的应用,就要将蓝牙兼容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系统同步发展,在兼容性的技术发展中,要不断的对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在预见性的规划安排中,提高蓝牙技术的应用能力。
4.低成本发展,芯片小巧且价格下降蓝牙技术中应用的芯片的成本较低,并且在向着单芯片的方向发展,已经开发除了嵌入电池中的单芯片,蓝牙芯片将越来越小巧,价格越来越低。
5.加强合作开发趋势蓝牙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通讯技术的支持,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在信息自动化的应用中提高生产水平,因此,要将蓝牙应用技术与多种行业建立合作形式。
蓝牙名称的由来
“蓝牙”(Bluetooth)一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中 Blåtand / Blåtann (即古挪威语blátǫnn) 的一个英语化版本,该词是十世纪的一位国王Harald Bluetooth的绰号,他将纷争不断的丹麦部落统一为一个王国,传说中他还引入了基督教。以此为蓝牙命名的想法最初是Jim Kardach于1997年提出的,Kardach开发了能够允许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通讯的系统。
扩展资料:发展历程1.2005年2005年1月,一种称为Lasco.A的移动恶意程序蠕虫开始针对采用塞班系统(60系列平台)的移动电话,通过蓝牙设备自我复制并传播至其他设备。一旦移动用户允许接收另一设备发送来的文件(velasco.sis),这一蠕虫即可开始自动安装。一旦安装成功,蠕虫变回开始寻找并感染其他的蓝牙设备。此外,蠕虫会感染设备上其他的.SIS文件,通过可移动的媒体文件(保全数位、CF卡等)复制到另一设备上。
蠕虫可导致移动电话的不稳定。2005年4月,剑桥大学安全研究员发表了针对两个商业蓝牙设备间基于PIN配对的被动攻击的研究结果。他们证实了实际攻击之快,以及蓝牙对称密钥建立方法的脆弱。
为纠正争议缺陷,他们通过实验证实,对于某些类型的设备(如移动电话),非对称密钥建立更可靠且可行。2005年6月,Yaniv Shaked和Avishai Wool发表文章,描述了蓝牙链路获得PIN的被动和主动方法。如果攻击者出现在最初配对时,被动攻击允许配有相应设备的攻击者窃听通信或冒名顶替。
主动攻击方法使用专门建立的、必须插入到协议中特定的点的信息,
2.2006年2006年4月, Secure Network和F-Secure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份报告,提醒人们注意可见状态下的设备之多,并公布了有关蓝牙服务的传播、以及蓝牙蠕虫传播进程缓解的相关数据。
3.2007年2007年10月,在卢森堡黑客安全大会上,Kevin Finistere和Thierry Zoller展示并发布了一款课通过Mac OS X v10.3.9 和 v10.4上的蓝牙进行通信的远程跟外壳(root shell)。它们还展示了首个PIN 和 Linkkeys 破解器,这是基于Wool 和 Shaked的研究。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