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居民收入包括哪些?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收入内容

居民收入包括哪些?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收入内容

最佳回答2022-11-21

居民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居民收入是指居民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收入水平高,则购买力强,反之则弱。

居民收入包括哪些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按照国际标准,在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时候,通常会用到基尼系数。这个系数在0-1之间,如果是0的话,就表示当地居民的收入分配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收入都一样。如果是1的话,就表示正好相反,居民之间的收入绝对不平等。一般来说,取0.4作为这个系数的警戒值,一旦超过了0.4就代表当地的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的风险。

居民收入包括哪些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2000年就超过了0.4。之后一直在上升趋势徘徊,但是一直没有低过0.4。并且从03年至今,这个系数没有低过0.46。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存在普遍差距,而且差距还不小。而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收入可以按照五等分来划分,前20%的人可支配收入大约为6万元,远远超过了其他80%的人。而收入最低的那20%,人均可支配的仅仅只有5千元。

什么是城镇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是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城镇居民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

其调查范围包括居住在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镇包括国务院批复的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的城区和镇区。《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收入内容?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调查期内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计算而来,因为这些由国家先发后征或居民家庭成员必须缴纳的刚性支出,属于“不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可支配收入通常由四部分组成:(1)工资性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及补贴,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2)经营净收入,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私营企业)所获得的净收入;(3)财产性收入,包括存款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等;(4)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等。

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

1.工资收入; 2.经营收入; 3.财产收入(股票、房租收入等)。家庭收入简介家庭收入分为城市居民家庭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租赁、馈赠、继承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赡养费、扶(抚)养费;兼职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偶然所得、其他通过劳动所得合法收入。

继续浏览:

上一篇: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临界点是g等于多少?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下一篇:庄河有什么大学?大连规模最大的大学城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