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1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

1、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

2、瓦窑堡会议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3、瓦窑堡会议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瓦窑堡会议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会议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瓦窑堡会议重点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且提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为了适应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的要求,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 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瓦窑堡会议的意义:瓦窑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仅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而且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党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理论根据,指明了发展方向。

17日至19日为会议第一阶段,主要讨论形势与任务问题。20日,会议开始讨论军事问题。23日,毛泽东作军事战略方针的报告和结论。会议于当天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24日,会议开始讨论政治决议问题,毛泽东作主题发言。25日,会议于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后结束。27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瓦窑堡会议的精神。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提出红军的行动部署应以打通抗日路线为中心任务,规定必须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扩大陕甘苏区。瓦窑堡会议后,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2月至7月,先后发起东征、西征战役,发展了根据地,扩大了红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瓦窑堡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既说明在抗日前提下,有必要和可能与民族资产阶级以至地主买办阶级中的一部分力量重新建立统一战线,也着重说明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能够和必须掌握领导权;既着重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提醒全党警惕1927年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遭受失败的教训。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善于总结过去革命失败的经验,学会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略的总方针,创造性地运用来指导中国的革命运动。

会议纠正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会议就党的建设问题也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会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瓦窑堡会议的意义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一.瓦窑堡会议的内容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5年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二.瓦窑堡会议的意义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扩展资料瓦窑堡会议的召开背景: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继续浏览:

上一篇:发文字号是由什么组成?发文字号由哪三部分组成

下一篇:遵义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哪年开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