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货币危机是什么?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是什么概念

货币危机是什么?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是什么概念

最佳回答2022-11-21

货币危机是:

1、狭义上,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对本国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高于原先刻意维护的水平的现象;

2、广义上的货币危机是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的现象。

货币危机是什么

货币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大量借款的国家。

2、货币价值迅速增长。

3、国家的不确定性令投资者不安。

货币危机是什么

货币危机发生机制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从理性政府和市场主体(主要是投机者)的博弈展开分析,认为政府和市场都会根据市场状况、行为和预期等做出各自的策略选择和决策,因而对货币危机发生概率的判断更加困难。莫瑞斯和金德尔伯格以来的研究在两方面进行了拓展:

1、投机者与政府间以及投机者间的博弈关系是策略互补的,投机者攻击规模与政府维持现有汇率制度的政策成本正相关,与危机爆发的概率正相关,只要由部分投机者发动一定规模的供给,其他投机者也会发动攻击,所以货币投机行为更具整体性协调性,导致货币危机更易发生。

2、微观投机者具有主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来源于市场规模地位和市场信息地位差异。大投机者是一把双刃剑,乐观的市场预期下稳定市场,悲观的市场预期则加剧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

货币危机是什么意思

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是指对货币的冲击导致该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际储备大幅下降的情况,它既包括对某种货币的成功冲击(即导致该货币的大幅贬值),也包括对某种货币的未成功冲击(即只导致该国国际储备大幅下降而未导致该货币大幅贬值)。

当该指标超过其平均值的幅度达均方差的三倍时,就将其视为货币危机。

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是什么概念?

你好,金融危机是指金融类的市场、机构等出现的危机,比如股市或债市的暴跌、金融机构倒闭等,金融危机是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一般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其中:货币危机:泛指汇率变动的幅度超出国家承受的范围;于其的解释一般是按照狭义和广义来分的,先从狭义来介绍,其主要是指那些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本国处于被动情况之下时,会对自身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一般是转为实施浮动汇率制。

但是从广义来说,就好解释了,主要是指汇率的变化程度超过了一个正常国家刻意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一系列不好的事件。为什么一个国家会发生严重的汇率变动,主要原因有哪些,下面我们总结了一部分的原因,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货币危机。一是,一般来说,市场上的定值过高的汇率、国家出口下降、经济活动发展速度下降、经常项目巨额赤字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看成是可能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二是,但是,按实际情况来说,货币危机的发生主要还是由泡沫经济破灭、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财政危机、外债过于庞大、银行呆坏账增多、政治动荡、对政府的不信任等引发。

三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曾经实施的固定汇率制,主要是因为其在国际资本大规模、快速流动的条件下,是一件不可行的方案。四是,总的来说,就是有的国家汇率政策不当、外汇储备不足、银行系统脆弱、金融市场开放过快(就如墨西哥、泰国)、外债负担沉重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那时市场上的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就拿土耳其来说就是其中之一。

就拿最近的土耳其里拉兑美元的汇率暴跌,就是因为土耳其的贸易赤字非常地严重、负债很高、通货膨胀特别严重等原因造成的。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国际货币危机又叫什么

国际货币危机又叫“国际收支危机”,也叫“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危机,即一国货币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收支危机是指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国际收支发生巨额逆差。国际收支危机是一种信用危机,表现为银行或金融机构流动性资金严重不足而发生挤提和倒闭,或者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丧失信心而导致资金停止流人或大量流出,以及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什么是货币危机?如何会爆发货币危机?

[编辑本段]货币危机的定义 货币危机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汇率制)相对应,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如在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或者在遭遇强大的投机攻击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先所刻意维护的水平(即官方汇率),这种汇率变动的影响难以控制、难以容忍,这一现象就是货币危机。

[编辑本段]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汇率是这一联系的“纽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实施相配套的经济政策,已成为经济开放条件下,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增长的停滞已不再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定值过高的汇率、经常项目巨额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等都是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就实际运行来看,货币危机通常由泡沫经济破灭、银行呆坏账增多、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外债过于庞大、财政危机、政治动荡、对政府的不信任等引发。


(一)汇率政策不当 众多经济学家普遍认同这样一个结论:固定汇率制在国际资本大规模、快速流动的条件下是不可行的。固定汇率制名义上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常常发生在那些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正因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曾经实施的固定汇率制,比如巴西、哥伦比亚、南韩、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等。

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被迫放弃固定汇率,汇率的调整往往伴随着自信心的丧失、金融系统的恶化、经济增长的放慢以及政局的动荡。也有一些国家从固定汇率制成功转轨到浮动汇率制,如波兰、以色列、智利和新加坡等。
(二)外汇储备不足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保持的理想外汇储备额是“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

由于汇率政策不当,长期锁定某一主要货币将导致本币币值高估,竞争力降低。货币危机发生前夕,往往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减少,甚至出现巨额逆差。当国外投资者意识到投资国“资不抵债”(外汇储备不足以偿还所欠外债)时,清偿危机会随之出现。

在其它众多不稳定因素诱导下,极易引发撤资行为,从而导致货币危机。拉美等地发生的货币危机主要是由于经常项目逆差导致外汇储备减少而无法偿还对外债务造成的。如阿根廷公共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底为54%,受阿比索贬值的影响,2002年年底已上升到 123%。2003年阿根廷需要偿还债务本息达296.14亿美元,相当于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的2.9倍。


(三)银行系统脆弱 在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东欧国家,货币危机的一个可靠先兆是银行危机,银行业的弱点不是引起便是加剧货币危机的发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银行收入过分集中于债款收益,但又缺乏对风险的预测能力。资本不足而又没有受到严格监管的银行向国外大肆借取贷款,再贷给国内成问题的项目,由于币种不相配(银行借的往往是美元,贷出去的通常是本币)和期限不相配(银行借的通常是短期资金,贷出的往往是历时数年的建设项目),因此累积的呆坏帐越来越多。如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5年—10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信贷市场的年增长率均在20%—30%之间,远远超过了工商业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储蓄的增长,从而迫使许多银行向国外举债。

由此形成的经济泡沫越来越大,银行系统也就越发脆弱。
(四)金融市场开放过快 许多研究材料表明:一些拉美、东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过快开放金融市场,尤其是过早取消对资本的控制,是导致货币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开放会引发大规模资本流入,在固定汇率制下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极易扭曲国内经济;而当国际或国内经济出现风吹草动时,则会在短期内引起大规模资本外逃,导致货币急剧贬值,由此不可避免地爆发货币危机。在转型经济国家中,捷克本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

1992年底,捷克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物价稳定,财政盈余,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然而,为加入经合组织,捷克加快了资本项目开放步伐。1995年10月生效的新《外汇法》规定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和在资本项目下的部分可兑换,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义务。

由于银行体系脆弱和有效监管缺乏, 1997年底大量短期外资外流,最终引爆了货币与金融危机。据统计,在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匆匆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已有3/5发生过金融危机,墨西哥、泰国都是比较经典的例子。
(五)外债负担沉重 泰国、阿根廷以及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就与所欠外债规模巨大且结构不合理紧密相关。

如俄罗斯从1991年一1997年起共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但在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短期资本投资约70%。由于俄金融市场的建构和发展一直是以债市为中心,债市的主体又是自1993年后由财政部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80%是3个月—4个月),这种投资的短期性和高度的对外开放性,使俄债市的稳定性弱,因而每每成为市场动荡的起源。在危机爆发的1997年10月,外资已掌握了股市交易的60%—70%,国债交易的 30%—40%。

1998年7月中旬以后,最终使俄财政部发布“8.17联合声明”,宣布“停止1999年底前到期国债的交易和偿付”,债市的实际崩溃,迅即掀起股市的抛售狂潮,从债市、股市撤离的资金纷纷涌向汇市,造成外汇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直接引发卢布危机。
(六)财政赤字严重 在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财政赤字问题,赤字越庞大,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财政危机直接引发债市崩溃,进而导致货币危机。


(七)政府信任危机 民众及投资者对政府的信任是金融稳定的前提,同时赢得民众及投资者的支持,是政府有效防范、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墨西哥比索危机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其政治上的脆弱性,1994年总统候选人被暗杀和恰帕斯州的动乱,使墨社会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新政府上台后在经济政策上的犹豫不决,使外国投资者认为墨西哥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其政府开支与国际收支问题,这样信任危机引起金融危机;加剧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裙带资本主义”不断滋生“内部交易”长此以往,造成外国投资者和民众对政府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 1998年5月一6月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主要诱因也是国内“信任危机”。
(八)经济基础薄弱 强大的制造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防止金融动荡的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的严重缺陷是造成许多国家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如阿根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虽实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牧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 60%,而制造业出口只占10%左右。

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走低及一些国家增加对阿根廷农产品壁垒之后,阿根廷丧失了竞争优势,出口受挫。再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夕,泰国、印尼等国产业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在中国大陆与东欧转。

简述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共同的起因?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货币危机一般是因为通货膨胀引起来的,而银行危机主要是因为没有人路入账,没有人存款可能导致银行放出的,在,我没法追回在危机,他是指的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所存在的带我载物,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而欠费共同特点,都是因为资金亏损或者是资金不足而导致的。

金融危机什么意思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国际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货币危机,具体表现为市场流动性不足,信用紧缩,市场停滞,交易大量减少,市场恐慌性抛售,信心崩溃。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的类型
1.货币危机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相对应,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先所刻意维护的水平,这种汇率变动的影响难以控制、难以容忍,这一现象就是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


2.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
3.银行业危机银行危机现象是指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继续浏览:

上一篇:万年青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万年青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固定汇率制度是什么?什么是固定汇率制度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