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是哪个朝代的都城?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
平城是北魏的都城。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北魏平城
北魏平城,是在秦汉平城县基础上,扩建而成。公元398年七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至此。至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此建都97年。前后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为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魏定都平城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开始建设首都。先后建造宫殿苑囿、楼台观堂等重大工程上百处。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首都大街两岸,流水潺潺。东西鱼池,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城市清新雅致,宫殿楼阁巍峨,花团锦簇。
中国古代的平城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平城是今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扩展资料: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外靠长城。今大同城北上皇庄之东和白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即是郭城的北墙遗迹。大同车站附近曾发现有排列整齐的大型石础、砖瓦残片、“富贵万岁”隶书瓦当等。在南门外工农路北侧,曾出土大型石柱础、筒瓦和臼等。
可推测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筑遗址。其东部曾出土石雕方砚一方,砚首雕有耳环形水池及骑兽、角抵、舞蹈、沐猴图案四组。砚侧云龙、朱雀、水禽、衔鱼的纹饰和下部壶门保存方形样等,为北魏石雕艺术的孤品。
遗址还出土八曲银流、刻花银碗和鎏金高足钢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萨桑王朝金银器特征。是北魏时与西域交往的实物历史见证。近年在城南又有新的遗址发现。
平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
山西大同市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
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扩展资料: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的首都建设,宫殿苑囿、楼台观堂等重大工程上百处。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首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利用水和树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确实是“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当时平城由皇城、京城、郭城组成。北面为皇城,皇城南是周回20里的京城,其外是周回32里的郭城。
平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平城是今天的大同市。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历史文化方言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
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古代平城指现在哪里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时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