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元年是东周还是西周?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周平王元年是东周。周平王元年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而在公元前770年的时候周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所以周平王元年是东周。东周时期,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周平王迁都
周平王刚刚继位,需要面对两个很棘手的问题:第一,犬戎虽然暂时离去,但还时常前来侵袭;第二,诸侯虢公翰拥立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为天子,周王朝出现两王并立的局面。周平王想来想去,镐京是待不下去了,否则早晚要走父亲的老路。于是召集大臣,提出要把都城迁到洛邑。

按当时的情况,一旦都城东迁,西部的国土尤其是周朝的龙兴之地——西岐将永远失去,于是一些大臣反对迁都,但周平王态度坚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姬余臣,使周朝重新统一,结束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东周初期的局势。
周平王元年是东周还是西周?
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周平王东迁洛邑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犬戎的入侵:更可能是关中的国人不支持他而支持周携王,周平王只得东迁寻求东方诸侯的支持。对于周平王来说,关中不是“龙兴之地”而是政敌的大本营。于是周平王干脆将关中地区封给秦国,以此争取黄河上游诸侯停止支持周携王,削弱周携王统治关中地区的合法性。再加上犬戎当时实际控制了大部分关中地区。周平王自然也不在乎开这个“空头支票”了。
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扩展资料:一.西周建立: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二.东周灭亡: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周王城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东周覆亡。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三.烽火戏诸侯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
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周朝建立时间是?
周朝建立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 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始于春秋“诸夏”。
“诸夏”之名有西周渊源,周王室尝自称“夏”,“诸夏”即分享周室礼仪与荣誉之诸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氏族的族群观念。
周朝为什么会被分为东周和西周?
众所周知,周朝是由姜子牙辅佐武王建立的我国第三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代,那么为何周朝分为两个朝代?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烽火戏诸侯”大家都熟知,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镐京杀死,由申侯,鲁国,晋国,秦国扶持太子上位,迁都洛阳国号依然用周为了区别镐京的周后世习惯称为“东周”东周和西周是延续关系。幽王被杀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乃立前太子宜臼于申,就是后来的周平王,时镐京经过战乱,宫室残破,王畿荒芜,一时难于恢复,且犬戎仍散居镐京附近,对周室构成严重之威胁。而雒邑自经周公营建为东都以来,已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其地位仅次于西都镐京。于是平王乃决心将都城东迁,此后的周朝便被称为东周。周朝为什么分成两个,西周和东周,东周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进攻幽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被杀后,申、曾等诸侯见目的达到,而此时郑、卫、晋等诸侯国率领的勤王之师也已经赶到,于是申侯与缯侯与外面的郑、卫、晋等诸侯里应外合,大败犬戎,犬戎退走。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这样便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但诸侯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东周时期又称为“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西周、东周、春秋及战国年代划分
西周(前1046—前771),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战国时期包括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扩展资料: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加上有弑父之嫌,在诸侯中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 。
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西周覆亡 。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