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凯恩斯是哪国人?凯恩斯是哪个国家的

凯恩斯是哪国人?凯恩斯是哪个国家的

最佳回答2022-11-21

凯恩斯是英国人。他是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是哪国人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改变了自由放任的思想传统;另一方面,新凯恩斯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继承了自由主义的优良传统。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是由不同时期凯恩斯的许多不同著作和合集组成的。他的主要经济理论主要集合在 1936 年出版的《通论》一书中。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在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和理解中占有重要地位。

凯恩斯是哪国人

凯恩斯代表作

凯恩斯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经济学的作品,比如说《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劝说集》、《货币论》等,其中《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最重要最著名的代表作。

凯恩斯是哪个国家的

中文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外文名:John Maynard Keynes国 籍:英国民 族:英格兰出生地:英国剑桥出生日期:1883年6月5日(癸未年)逝世日期:1946年4月21日(丙戌年)职 业:经济学家、逻辑学家毕业院校: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主要成就:创立宏观经济学、现代归纳逻辑代表作品:《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印度通货与金融》、《论概率》

凯恩斯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 Prize)。

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 印度事务部。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Indian Currency and Finance,1931)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

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

凯恩斯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凯恩斯(1883~1946年)出生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学者家庭,他先后就读于著名的伊顿众学和剑桥大学,曾任政府官员,后来成为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员,参加过巴黎和会,但一生主要在剑桥大学讲授经济学。二战时,任财政部顾问,战后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国际开发银行的筹建工作,1946年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如《货币改革论》(1923年)、《货币论》(1930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汤因比、凯恩斯、萨特,其国籍分别是哪的?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是英国历史学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英国经济学家让-保罗·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凯恩斯是谁?

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 Prize)。

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以准备英国文官考试。1906年以第二名成绩通过文官考试,入选印度事务部。任职期间,为其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Indian Currency and Finance,1931)作了大量研究准备工作。

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职务,回剑桥任经济学讲师至1915年。其间1909年以一篇概率论论文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另以一篇关于指数的论文获亚当斯密奖。概率论论文后稍经补充,于1921年以《概率论》(A Treatise on Probability)为书名出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款等对外财务工作。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同年6月,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和会代表职务,复归剑桥大学任教。

不久表明其对德国赔偿问题所持看法的《和平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1919)一书出版,引起欧洲、英国及美国各界人士的大争论,使其一时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核心人物。在任教同时,不仅撰写了大量经济学院总务长。1921~1938年任"全国互助人寿保除公司"(National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董事长期间,其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一直为金融界人士必读而且是 抢先收听的新闻。

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当选 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Sussex)家中逝世。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凯恩斯原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著,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 增长一无可取。甚至1929年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就德国赔款问题论战时,还坚持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变动,自动恢复平衡。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出版时,凯恩斯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凯恩斯认为,传统贸易理论以各项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已经充分就业为前提,宣扬按照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既有充分就业,又享分工之利。

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一前提,而却经常存在大量非自愿失业,如果一国按照传统理论自由贸易,虽可从事有比较优势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取得某些分工之利,但放弃或缩小比较优势不大或无比优势部门的和平,则必然是失业更趋严重。故凯恩斯断抗议传统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他还批评传统理论只注重分工的利益和强调对外收支均衡的自动调节过程,而完全 忽略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就业的影响。认为就一国而言,后者较前者更重要,因为顺差能增加收入,使资金流入,利率降低,投资提高,就业扩大;反之 ,"若为逆差,则可能很快就会产生顽固的经济衰退。

"由此,凯恩斯赞成贸易顺差,并重新推崇起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学说里含有入学真下成分。"不过在肯定重商主义某些观点的同时,他也承认"实行重商主义所能取得的好处,只限限一国,不会泽及全世界"。 在《通论》中,凯恩斯由投资乘数原理出发,对贸易差额与国民经济盛衰的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认为投资的乘数作用表现为,一个部门的新增投资,不仅会使该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追加新投资获得新收入,致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若干倍于最初那笔投资。而一国的总投资既包括国内投资(它决定于国内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也包括国外投资(它决定于贸易顺差额),"增加顺差,乃是政府可以增加国外投资之唯一直接办法;同时若贸易为顺差,则贵金属内流,故又是政府可以减低国内利率、增加国内投资动机之唯一间接办法。"除此之外,凯恩斯还强调贸易顺差本身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亦犹如投资。

认为出口是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如同投资,是一种"注入"(Injection),能使国民收入增长;而进口则是对舶来品消费的增加,如同储蓄,是一种泄露,会减弱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减少。因此,凯恩斯极力鼓吹贸易顺差,并提出应尽力扩大出口,同时藉助保护关税和鼓励"购买英国货物"以限制进口的政策主张。上述凯恩斯关于乘数理论及贸易顺差的分析,后经英国学者哈罗德和美国学者马赫洛普等人的论证而发展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除《通论》外,凯恩斯另外两部重要的经济理论著作是《论货币改革》(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1923)和《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 1930)。

这两部著作是其研究货币理论的代表作,但均未能脱出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窠臼。 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4月21日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通论》出版后不久,凯恩斯患了心脏病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

凯恩斯是哪个国家

澳大利亚凯恩斯,地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港城市。位于大陆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濒特里尼蒂湾。

全国性糖业港口,并出口木材、金、锡、铜、奶制品、热带水果等。它背倚高山,四周热带雨林密布,现代都市气息与大自然交融,世界各地游客与本地居民杂处,生活方式极度闲适,旅游项目刺激丰富。

继续浏览:

上一篇:守岁是什么时候的风俗?为什么要守岁

下一篇:失业类型有哪些?失业类型有哪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