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是马的什么部位?马蹄其实是马的什么部位
马蹄是马的马脚趾端的表皮变形物。马蹄,是指马脚趾端的表皮变形物。由较坚硬的角质层组成。亦泛指马脚。《山海经·北山经》:“蔓联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其鸣自呼。”唐·韩愈《题于宾客庄》诗:“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蹄缘和蹄冠:
蹄缘是蹄与皮肤相连的无毛部分,宽约0.5厘米,呈半环形。蹄缘真皮形成非常稀疏的细乳头,乳头的顶端下垂。蹄缘表皮生发层产生的角质,向下覆盖着蹄壁,形成蹄壁的最外层,称为釉层或蹄漆。蹄冠位于蹄缘下方,蹄壁上方。在蹄冠角质内有一宽约1.5厘米的蹄冠沟,以容纳蹄冠真皮。蹄冠真皮表面有很多乳头,乳头呈圆锥状,顶端向下,乳头的表面被覆表皮的生发层。生发层产生的角质形成蹄壁的保护层 。

蹄壁:
蹄壁表皮最厚,可区分为三层:釉层、保护层(冠状层)和角质小叶层。角质小叶嵌在真皮小叶之间,使蹄壁角质和蹄壁真皮牢固结合。角质小叶能产生淡黄色的角质,因而在蹄壁的负缘上形成淡黄色的白线,又称淡黄线。蹄底缘是由蹄底外缘、白线和蹄壁冠状层的下缘共同构成,是担负马体体重的部分。蹄壁角质通常分为蹄尖壁、蹄侧壁及蹄踵壁。蹄踵壁向蹄底折转的部分称为蹄支,其折转角称为蹄支角。
马蹄是马的指甲还是脚丫子
马蹄是指马的指甲,即马脚趾端的表皮变形物,由较坚硬的角质层组成。蹄分为蹄缘、蹄冠、蹄壁、蹄底四部分。
蹄冠位于蹄缘下方,蹄壁上方。在蹄冠角质内有一宽约1.5厘米的蹄冠沟,以容纳蹄冠真皮。蹄壁表皮最厚,可区分为三层:釉层、保护层和角质小叶层。蹄底面角质的前部为蹄底体,后部形成两个蹄底支,并与蹄叉和蹄支相连。一般通常情况下,马蹄是一个月修理一次,每天检查一次。如果长时间不修理扎到肉里面,马会感到不舒服,如果长时间不修剪,可能会带来疾病。
马蹄其实是马的什么部位 哪个部位是马的马蹄
1.马蹄即马的脚指甲,马蹄属于马的皮肤(角质层)。蹄分为蹄缘、蹄冠、蹄壁和蹄底四部分。
2.马蹄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角质化的结果,没有神经,也没有血液供应,所以,为马剪指甲不疼,给马钉马掌也不会疼,就好像人要剪指甲一样,不会有疼痛感。给马钉马掌,相当于给马穿上了鞋子,为的是保护马蹄,让马更长距离的负重行走,当然了,钉上马掌之后角质依然会继续生长,因此马掌需要定期修剪和重新钉马掌。
马蹄是马的什么部位?
马蹄铁”,又称“马掌”,是马、牛等牲口装订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 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
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马蹄铁可能是罗马人的创新,它在公元前1世纪的遗址里就很常见了。卡图鲁斯(Catullus,约公元前85―前54年)提到过一匹骡子丢了一个蹄铁。常见的马蹄铁是铁制的,相当轻,从一边冲压出一个穿透的钉孔。马蹄铁的边缘经常呈波状的轮廓,未固定的两端弯成一个防滑刺。它与钉头一起,像在中世纪的马蹄铁上一样凸出,使马蹄坚实地踩踏地面。这种马蹄铁一直用到中世纪。
但更平更重的马蹄铁从罗马时期也开始使用,并且成为其后中世纪最普遍的样式。在罗马社会,奇特的“马凉鞋”(hipposandal)也很常见。它是一种光滑的铁盘,在每端弯成环。
显然它是系在马蹄上,无疑是用于保护马蹄的。少数“马凉鞋”带有尖钉,能帮助马抓牢地面。它可能被用于鹅卵石的或其他坎坷的地面。
从用于牛的“细茎针草鞋”到使用紧扣的蹄铁,它延续了很长时间而很少改变。然而,马蹄铁并没有普遍使用,大量的牲畜是没有钉蹄铁的。 “马蹄铁”主要对马蹄起保护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了因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摩擦,积水的腐蚀对马蹄的伤害。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
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在特殊情况下,马蹄铁还有武器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野马,它们的马蹄谁来修?
马是我们熟知而且十分喜爱的动物,它们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马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家畜。
令人吃惊的是,家马现在已经难以找到自己的野生近亲了,因为这些野生种群已经完全消失。野马在自然状态下,在草原生活,它会自己适度的进行奔跑、刨地,等等,磨掉指甲(马蹄子)。而人类圈养马匹,走动的时候,大多数走在很硬的路面,所以要打上马蹄铁保护马蹄;有马蹄铁保护马提了,马的脚趾甲就磨得满了,另外,过一段时间,马蹄铁也坏了,所以要给马儿修理蹄子,在从新钉上马蹄铁。马脚蹄通常称为马蹄,是马的脚部长出来的蹄,正如人体长出脚甲一样,用以保护马的脚部。马蹄即马的脚指甲,马蹄属于马的皮肤(角质层)。蹄分为蹄缘、蹄冠、蹄壁和蹄底四部分。蹄也是由 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但蹄壁和蹄底没有皮下组织。
马脚的特点
体格匀称,四肢长,第三趾发达,具蹄,第
二.四趾退化,仅余退化的掌骨和跖骨。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很长,尺骨和腓骨均退缩。
1.蹄缘蹄与皮肤相连的无毛部分,宽约0.5厘米,呈半环形。
2.蹄冠蹄冠位于蹄缘下方,蹄壁上方。在蹄冠角质内有一宽约1.5厘米的蹄冠沟,以容纳蹄冠真皮。
3.蹄壁蹄壁表皮最厚,可区分为三层:釉层、保护层(冠状层)和角质小叶层。角质小叶嵌在真皮小叶之间,使蹄壁角质和蹄壁真皮牢固结合。
4.蹄底蹄底位于白线内方,蹄叉的前方及侧方。
蹄底面角质的前部为蹄底体,后部形成两个蹄底支,并与蹄叉和蹄支相连。
马蹄是什么东西
马蹄,即荸荠。学名: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秆多数,丛生,笔直,细长,圆柱状,高40-100多厘米,直径2-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兼有许多纵条纹。叶缺如,仅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淡棕色,光滑,无毛,膜质,抱茎,鞘口斜,顶端急尖,长7-15厘米。小穗圆柱状,长2-4厘米,直径约3毫米,苍白微绿色。小坚果倒卵形,扁双凸状,长2毫米,宽1.2毫米,平滑,顶端不缢缩,黄色,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狭长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不明显的环,环的质地与小坚果相同,只色泽较淡。花果期5-10月。分布于中国、日本、琉球群岛、南洋岛(吕宋岛为该种最先发现的产地)和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台湾、江苏、广东、海南。
生长在有水的平地。荸荠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以地下膨大球茎供食用,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适于制作罐头,称为“清水马蹄",是菜馆的主要佐料之一;并可提取淀粉,与藕及菱粉称为淀粉三魁,性寒滑,味甘凉,能益气安中。同时地上部的管状叶状茎具有止渴、解热等功效。
营养价值:
1.马蹄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茎类蔬菜中含量最高的,磷元素可以促进人体发育,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
2.马蹄虽含大量的淀粉,但热量比白米饭低,以100公克荸荠(十颗)为例,大约是四分之一碗白米饭的量。其富含水分,亦含多种维生素A、B
2.C和矿物质钙、磷、镁等。
3.马蹄也是含钾大户,每100克马蹄含有450毫克的钾,相当于水蜜桃的4倍、冬瓜的3倍,有助于生津止渴、利尿排淋,对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食用功效:
1.促进生长发育: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益处。
2.整肠通便:有润肺化痰,生津作用。所含的淀粉及粗蛋白能促进大肠蠕动,所含的粗脂肪能增加润肠通便的作用。
3.消热解毒:马蹄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的功效。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血瘀者慎食。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