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谁制定的?目前来看
《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声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方面的信仰是,对教育、文化和信息而言,公共图书馆是一种有生力量;对促进和平、温润心灵而言,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因素。

《公共图书馆宣言》与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这部经典文献所宣示的理论精神,在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激励和引导着一批中国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图书馆管理者乃至普通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以他们的热情、勇气和专业智慧,宣扬和倡导公共图书馆精神,探索公共图书馆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公共图书馆宣言》节选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
各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公共图书馆必须藏有并提供包括各种合适的载体和现代技术以及传统的书刊资料。重要的是馆藏和图书馆服务是否具有高质量,是否确实满足地方需求、适合地方条件。馆藏资料必须反映当前趋势和社会发展过程,以及记载人类活动和想象的历史。
浅谈终身教育论文
21世纪,终身 教育 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主义教育思潮。近年来,终身教育思想以及终身教育的实践研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浅谈终身教育论文篇一 论公民终身教育 [摘要]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公民的终身教育。该文对终身教育的由来与现状、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图书馆与终身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与公民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 图书馆 公民素质 自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采用“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推广终身学习的浪潮,成为国际教育的思想体系,把终身教育作为人的一生不断学习的过程,接受再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终身教育成为人们一生必然的选择。
1.�终身教育的由来与现状 早在1965年,UNESCO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在其《终身教育展望》一文中提出“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即使用这一概念。至此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教育方针时都以终身教育为理念,提高国民素质,把终身教育作为重要战略手段之一,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想。为了保障全民学习的权力和受教育的机会,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法规。
如1972年秘鲁颁布《总教育法》、1974年美国制定《社区学校发展法》、1976年又颁布了《终身学习法》、1990年日本公布《终身学习法》,1994年在意大利召开的首屑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建立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的思想,先后还有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家。我国也不例外,1993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并在《纲要》中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指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1998年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十五”计划纲要确定,在今后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的奋斗目标,表明我国政府已把终身教育纳入新世纪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终身教育提高到科技兴国的战略高度。总之,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制定政策时都以终身教育这一理念为指导思想。
2.�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公民全面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更新,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为了使每位公民不被飞速发展的形势所淘汰,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正如法国教育家朗格朗在1965年《终身教育展望》文中指出,“教育不能停止在 儿童 时期和青年时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继续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教育不能止于人生的某一时期,而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终身接受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具有竞争的优势。知识成为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大决策。欧盟委员会于1997年底发表了一份《为了建设一个知识的欧洲》的 报告 ,强调教育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是各个成员国的“立国之本”,要注重“人才开发”,对公民进行“终身教育”,对职工进行“终身培训”。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公民的终身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交流和合作并参与竞争,对我国而言,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我国政府必须重视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的终身教育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其任务十分艰难,任重而道远。
3.�图书馆与终身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是学习的大课堂,人们对知识与信息不断需求,利用图书馆及其丰富多样的馆藏文献资源,为终身教育服务,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提供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场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物质基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基地,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支柱。
1994年国际科教文组织与国际图书馆协会(IFLA)共同拟定一份“公共图书馆宣言”,在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 文化 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 网络技术 的广泛应用,图书馆成为终身教育的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信息资源,满足终身教育对多种科学知识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
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向全社会成员敞开,充分发挥知识传播的作用,它不受年龄、职业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检索新知识,掌握新的信息资源,获取新知识与技能,利用资源优势,建立起知识服务平台,担负起终身教育的职责,把图书馆办成终身教育的学校。
4.�终身教育与公民素质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提高公民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水平,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终身教育是伴随人的一生的教育。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振兴取决于公民的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建立平等、互利、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提高社会成员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终身教育成为公民唯一的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社会要发展必须依靠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四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化远程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这些纲领性的决策为公民终身教育指明了方向。 浅谈终身教育论文篇二 构建终身教育完善成人教育 摘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找准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终身的角度来改革和完善成人教育。 关键词:终身教育;成人教育;构建;完善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赵卫军(1959―),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及教育理论和基础医学研究。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竞争,以知识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人类进步的直接推动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综合国力。
目前来看,公共图书馆有哪些发展趋势?
图书馆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如传统图书馆的图书划分是按“经史子集”,到近现代则按照字母与数字组合来分门别类。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对图书馆来说是发展良机,意义重大。
数字化存储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存储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它从出现伊始便给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汗牛充栋的馆藏转化为数字信息的二进制字符,是巨大的转变。2.网络化信息获取互联网的发展颠覆性地转变传统形式上的信息传递,建立于互联网之上的信息传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对地区以及环境没有要求,正如新浪微博所说: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这种传递形式的改变对图书馆的影响最为深远。一方面它使图书馆的工作形式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它使读者获取信息的方法发生改变。3.产业化数字服务信息的价值随着知识经济的衍生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各类阅读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及互联网信息获取更便捷带来的挑战,产业化的数字信息服务工作应被公共图书馆提上日程。信息价值作为当今社会主要价值,对信息的有效掌握就能转化为对财富的掌。可以预见,由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关于文献的信息服务与产品必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下社会生产力的强力引擎。
因此,产业化的数字信息服务应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发展趋势。
哪些设施和措施是为我们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的?
现代少年儿童图书馆与成人馆一样,读者服务是其工作的主旋律。因为只有服务体现图书馆生存的价值,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才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日本的《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既是提供从幼儿到老年人自我发帖承认场所。同时也是居民获得信息,欣赏文艺,创造地区文化的场所。”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这样三句话很值得欣赏:“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这三句话言简意赅,概括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含义:图书馆是为读者存在的,图书馆的服务是平等的。读者的需要就是图书馆努力的目标。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主要为学龄前儿童(1-3岁)至高中三年级(17,18岁)的少年儿童服务,以及为少年儿童工作者服务。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者是少年儿童的课外老师,要尊重少年儿童成为读者的权利。尊重他们对知识资源自由选择和平等获取的权利,做好“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应尊重少儿读者的平等人格,真诚地为他们服务。
亲切地与他们交往,以诚恳、友善、和蔼的态度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健康、愉快的教育情境,使他们乐于学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2.针对性原则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读者年龄不同,包括低幼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少年儿童工作者;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不同,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数理,有的喜欢电脑,有的喜欢书画,有的为了工作。不同层次的读者有不同的需要,应该分别进行研究,要认真分析多层次读者的阅读心理,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
3.无偿公益性原则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国家投资兴办的、旨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事业,肩负有指导少年儿童读好书的光荣任务。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应尽力寻求社会赞助,而决不可向参加活动的学校及学生本人收取额外费用;向少儿读者公开图书包袱乐邦。使他们能够在免费借阅少儿图书馆书刊的基础上,免费学习文献检索知识,包括电子文献资源的获取和网络利用知识。
无偿公益性原则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界的独特体现。现在,已有不少图书馆实行读者到馆办证免收工本费甚至押金,完全是免费的。
下一篇:黄磷用途有哪些?黄磷的用途与性质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