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什么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心为参照物。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地球赤道的全长为40076千米,所以当你坐在赤道附近的教室里专心听课时,你正以464米/秒的速度飞驰着。这个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运动,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

坐地日行八万里创作背景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最后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第二天早晨便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七律二首·送瘟神》原文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坐地日行八万里”以赤道为参照物,“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地球的任何地方为参照物。“坐地日行八万里”讲的是地球自转,人坐着不动,也会跟随一起地球自转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讲的也是地球自转,人坐在地球上看夜空,觉得夜空在旋转,自己在“巡天”。实际上是地球自己在转,而不是夜空绕着地球转。参照物的选择1.事先假定参照物不动。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果会有所不同。
3.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4.要在同一参照物中。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什么?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心,因为是地面绕地心日转八万里. 补充: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日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它天体作为参照物,在那里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什么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球。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太阳系(SolarSystem),是质量很大的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周边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银心)约2.7万光年、距边缘2.3万光年的地方。而银河系直径约有10万光年,包含1500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之一。太阳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动,大约2.5亿年绕行一周,地球气候及整体自然界也因此发生2.5亿年的周期性变化。“坐地日行八万里”参照物是什么?
“坐地日行八万里”参照物是地球。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
这个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以这样的速度运动,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作者对时间过得飞快的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岁月的流逝。寓意延伸1.这句诗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2.人们由古老的地心说过渡到日心说是一个认识的飞跃。
3.事情的实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掩盖着。虽然科学技术以令大多数人承认地球是一个随太阳旋转的星球,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突不破太阳升起来落下去的固有概念。
地球直径约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以圆周率三点一四一六乘之,得约四万公里,即八万华里。这是地球的自转(即一天时间)里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