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什么?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什么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雪国》、《古都》、《千只鹤》。川端康成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他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日本作家。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里阴影很深的底色。

《雪国》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唯美和悲哀是不变的主题,运用细腻的笔触,他总能完美地将两者融合,在《雪国》中亦是如此,《雪国》可以说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最高代表作。这本历经13年才最终完成的《雪国》,成为了川端康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古都》
《古都》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故事,他不仅塑造了主人公悲哀美的人物形象,还用细腻、优雅、含蓄的笔法展现了京都的风貌。小说中的主人公千重子被川端康成塑造成一个最为完美的日本女性,她将优雅、贤淑、勤劳、借鉴、善良集于一身。
但在春光明媚,充满朝气的年龄下,她却满怀愁容。这是因为她的不幸身世让其内心滋生出心酸感,使其在温柔善良的外表下蒙上一层缠绵哀怨的“面纱”。正是这样一位知性又暗含神伤的女性,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女性的普遍特征。

《千只鹤》
《千只鹤》作为川端康成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菊治和四个女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感情故事。菊治的父亲是著名的茶道师,与栗本近子因茶道有染,后又钟情太田夫人。菊治父亲去世四年后,在栗本近子举行的茶会上,菊治与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夫人思恋旧日情人,因此移情于菊治,菊治在不断地情感纠葛中,逐渐接受了这种背叛道德的爱。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什么?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
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
一.《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二.《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
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而且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
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什么?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雪国》、《古都》、《千只鹤》。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人物成就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记录在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的花名册上。1953年被选为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第21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
川端康成是凭借哪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雪国》(ゆきぐに)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
”《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扩展资料川端康成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绘了爱情,但他的爱情主题与传统的爱情主题有很大不同。川端既不偏重爱情的缠绵悱恻和欢乐气氛,也不侧重爱情的生离死别和悲剧结局,而是表现一种轻淡、感伤的爱情。《古都》里,秀男与千重子、苗子,千重子同真
一.龙助的爱情也十分纯真而淡泊,他们之间并没有因爱情而产生复杂的纠葛,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地发生和结束,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川端认为死亡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在作品中完全把死亡描写成绝美的意境。
如《雪国》里叶子的死,是“内在生命在变形,在转变成另一种东西”,是生命的延续,《千鹤》中太田夫人死后,菊治和文子都感到她似乎更美,真正是“美的化身”。
川端康成于哪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1953年被选为日本文学艺术最高的荣誉机关——艺术院的会员。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独自的样式和浓重的感情,描写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没有过的创造”,授予他最高的奖赏——第21届文化勋章,成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获西德政府颁发的“歌德金牌”。1960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勋章。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川端康成的《雪国》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什么?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在说到川端康成的获奖理由时是这么说的:“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
”《雪国》(ゆきぐに)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雪国》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的思想。 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失意、孤独、感伤等悲哀的感情,结局也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雪国》体现了川端晚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与他年轻时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不畏艰辛生活所压倒的美好人性的赞赏是大相径庭的,尽管他骨子里的忧郁与伤感一直没有变,思想上却已经变得消极冷漠,只为单纯的美感而活着。《雪国》里着墨众多的是雪国四时的风景,莹白的雪,夏日的树荫,秋日的夕阳。让人沉醉其中。川端活着仅仅是为了他心中的美,这美不仅仅是风景,还有他欣赏的驹子与叶子的悲情美。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和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什么,主要代表作是什么
一.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主要代表作有《雪国》、《古都》、《千只鹤》。
二.作品简介:
1.《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娘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
2.《雪国》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扩展资料川端康成代表作的影响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他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
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