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历史上3月9号有什么浩大的事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历史上3月9号有什么浩大的事

最佳回答2022-11-21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日中。1984年3月9日,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中顺利诞生,这一研究成果是在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所以给小山羊取名为日中。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

日本学者研究山羊体外受精

时间回溯到1982年,日本学者花田章博士正在进行山羊体外受精研究,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国际上对山羊体外受精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关键问题在于这个方向没有突破——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在体外没有与卵子结合的能力。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

旭日干公派留学日本

就在这个时候,旭日干到日本公派留学,在日本兽医畜产大学(后改名为日本兽医生命科学大学)及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进修。花田章发现了这个中国人才,便把这项研究交给勤奋的旭日干。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

山羊卵子受精成功

把想象变为现实不是一条平凡之路,熬夜早已成为常态,旭日干自己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试验,直到有一天,他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现象:在药物的诱导下,山羊卵子在体外受精成功了!

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小山羊叫什么

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诞生

紧接着,他开始了试管山羊的试验,这需要他每天都细心观察母羊的细微“异样”,这样的观察没有让他失望,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诞生了!这项技术可以同时把数以万计的受精卵植入普通山羊体内,使母羊产下良种小羊,并且一年双仔。

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由中国兽医博士旭日干与日本人筑波共同培育成功,旭日干于1989年

(1)卵子与精子在发生上最大的不同是:卵泡形成和储备是在出生前(胎儿),而精子是在初情期开始的;用于体外受精所采集的卵母细胞必须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精子进行受精.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1个第一极体和1个第二极体).在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体外受精时,获得精子后要进行获能处理,对于牛、羊来说除了用一定浓度的肝素外还可以用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处理.(3)受精卵形成后,要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才能移入母体子宫内,一般需要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或囊胚期,将其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由于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生殖的方法之一.故答案为:(1)出生前(胎儿)      第二次分裂中   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有两个极体   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2)细胞核       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3)桑椹胚或囊胚    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     内细胞团     无性

历史上3月9号有什么浩大的事

1946年3月9日,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李兆麟在哈尔滨遭特务暗杀,年仅36岁。李兆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指挥。

他主演的代表剧目有《荒山泪》《青霜剑》《锁麟囊》等,出版有《程砚秋文集》等。1966年3月9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73年3月9日,中国与西班牙建交。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首都马德里。

1981年3月9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蔡希陶在昆明逝世,终年71岁。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由中国兽医博士旭日干与日本人筑波共同培育成功。旭日干于1989年培育出了中国首胎“试管绵羊”及“试管牛”,提出了试管牛、羊技术产业化技术工艺,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旭日干历任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

多莉 克隆简介 自从 1997 年 2 月 23 日国外新闻媒介报导 ( 正式科学论文发表在 1997 年 2 月 27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 苏格兰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成功的消息后,在全世界引起了一阵冲击波,我国著名遗传学家吴昊教授称之为“克隆风暴”。对于一项科学成果,反响如此之广泛和强烈,从新闻界、科学界,到哲学、伦理界,再到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一直到广大公众,无不对克隆技术表示关注。


一.克隆的概念 众所周知,生物的繁衍是通过生殖完成的。生物的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有性生殖,一种叫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 ( 精子和卵子 ) 的融合,并发育形成后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则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生物体自身的分裂生殖或其体细胞生长发育形成个体。

无性生殖多见于植物与某些动物 ( 如单细胞动物与低等动物 ) 。 克隆是英文“ clone ”的音译,来自希腊文 klon , 原意为苗或嫩枝,指以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的一些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增加了许多内容,如一个细胞在体外培养下产生的一群细胞;由“亲本”序列产生的 DNA 序列等等。

概言之, 克隆是指由一个细胞或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手段,获得遗传上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群。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只要拔撮毫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许多孙悟空。因为拔一撮毫毛必须带下一群细胞,这一群细胞就能培养出一群相同的孙大圣。

这也归属于无性生殖。只不过孙大圣本领高强,能在瞬间“克隆”出千百个自己而已。简而言之,克隆就是无性生殖,就是“复制”、“翻版”。


二.植物的克隆 无性生殖 ( 克隆 ) 本来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生物进化的层次越低,越有可能采取这种生殖方式,进化层次越高,则越不可能采取这种生殖方式。由于低级生物,如微生物,采取自行分裂的方法繁殖,分裂后子代与亲代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微生物没有“个体”,它们也没有死亡。虽然在严格的意义上,微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仍然会有若干差异,因为它们的外界营养环境仍然会有差异,但从高等动物的角度看,这种差异似乎太微不足道了。

在这种差异可以不计的条件下,人们可以说,对微生物来说,它们是不死的。死亡是生物进化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现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克隆技术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或癌细胞,也称为“永生细胞株”,意思也是说这些细胞是“不死的”。 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微观层次,运用克隆技术来培养正常或异常细胞的永生细胞株,虽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但已经在各国的科学界和医学界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农业上,人们早已用插枝、压条等方法,来繁殖适合于人类需要的植物。在畜牧业上,各国都在进行用克隆技术产生更多良种动物的研究。但从高等生物成体的体细胞中发育出一个成体,这是克隆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 早在许多年前,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将成熟的胡萝卜高速搅拌,获得单个胡萝卜细胞,然后将这些单个细胞置于生长培养基中,培养出遗传上完全一样的胡萝卜。

这个试验证实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所谓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体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在植物界已经得到广泛的证明。

现在我们可以植物体的任何一种活的细胞、组织、器官,经过体外人工培养获得它的完整植株,并产生许多植物。这种技术被称为组织培养。它已用于工厂化生产花卉、作物 ( 如甘蔗 ) 的试管苗。


三.动物克隆的历程 关于动物的无性生殖研究,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课题。因为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的方法,选育家畜品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结果是产生了一些优良的个体或群体。它们比一般的个体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愿望。譬如,一头产奶量特别高的奶牛,一群毛产量多的绵羊,一匹得奖的赛马或一只优秀的警犬。

可是,有性生殖的后代,其性能不一定都同亲代一样,有的甚至不如亲代。究其原因,因为卵子或精子只携带构成亲代的、任意一半的等位基因,而等位基因几乎可以有无限的组合,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后代。兄弟、姊妹、兄妹、姊弟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便是因为极难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

所以通过有性生殖保持一种表现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获得一种理想的表现型如产奶量高的奶牛,再通过无性生殖保持、扩大和繁殖这种表现型,即生产许多遗传上相同的个体,从经济角度讲显然是很有价值的。 ⒈卵细胞培养成成体 1951 ~ 1959 年,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朱冼等,用直径 10 ~ 13um 的玻璃针刺激去卵膜的蟾蜍卵细胞,在世界上首次培养出 25 只蟾蜍成体,即没有父亲的癞蛤蟆。它们最长的可活 8 个月。

在上述试验中用的是生殖细胞。体细胞能否通过培养获得动物体呢?即植物细胞具有的全能性,动物细胞是否也具有?每个动物细胞,包括体细胞都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是不容怀疑的,但从体细胞直接培养成动物成体至今尚未成功。为了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细胞核移植试验。

⒉细胞核移植试验 1939 年,科学家首次在变形虫中进行核移植试验。他们将核移到同种去核变形虫中,结果重组的变形虫可生长,并繁�。

第一位克隆出“多利”羊的人是谁?

1997年2月27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维尔穆特(Wilmut)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母羊。这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

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以前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旭日干的主要成就

旭日干院士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农业生物工程及生物高技术的研究,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2—1984年赴日留学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山羊、绵羊的体外受精,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获得了博士学位,为祖国争了光。

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七五”、“八五”和“九五”项目、自治区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深入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发育的全过程,为揭开哺乳动物类受精与发育的奥秘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利用IVF技术工厂化生产试管牛、羊胚胎的一整套技术,建立了相应的中试开发基地,为“试管家畜”这一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共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9部,其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多次引用。

旭日干教授自1993年担任内蒙古大学校长以来,在继续坚持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同时,以超人的工作精力,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他以敏锐的思想,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目标,主持实施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了内蒙古大学董事会和校友会,多方筹资,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生活条件。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使内蒙古大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观。学校办学规模成倍扩大,办学实力明显增强。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

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巢卵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规律,为揭开哺乳类动物受精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

继续浏览:

上一篇:嘉庆是乾隆第几个儿子?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几子

下一篇:蝉是聋子吗?蝉有听力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