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最佳回答2022-11-21

十三陵是明朝的陵墓。明十三陵有定陵、长陵、昭陵、康陵、景陵、献陵、裕陵、茂陵、泰陵、永陵、庆陵、德陵、思陵。简单地说,明朝皇帝中,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其他人的陵寝都在这里。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陵寝数量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国家5A级风景区,周边风景秀丽、依山背水,因此它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因此第一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自然是不会葬到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十三陵的特点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

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留下了皇上陵寝数以千计,但是留存至今的皇陵屈指可数,其中储存最为完整、面积最为庞大的莫过于北京的明十三陵。以下分享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1 明朝 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

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帝陵分布: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2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占地面积80km2,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

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庆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庆陵(泰昌皇帝陵) 德陵(天启皇帝陵)、思陵(崇祯皇帝陵)。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 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
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

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 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

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著称于世。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三陵是什么朝代的陵墓3 每个朝代的皇陵有什么特点 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地位至高无上,是墓葬中等级最高的,浓缩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礼制思想,地理环境,建筑艺术等。

也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体现。 人们认为,帝王陵墓风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子孙繁衍,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所以历代帝王对陵墓的选址非常重视,他们会耗费很大精力,人力,物力去选择最好的陵址,随后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建豪华的陵墓。

每个朝代的皇陵风格不一样,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有关! 统 一稳定时期的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阶段帝陵选址明显体现着开放式,半开放式,理想主义封 闭式的陵域环境特征。 而魏晋南北朝和辽夏金两个动乱分裂时期,其帝陵选址和布局的特征介于开放与半开放,半开放与封闭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秦汉时期陵墓选址主要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

十三陵都是哪朝代的皇帝及名称?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 。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座皇帝陵墓掩映在青山秀水之间,宫殿巍峨,金碧辉煌。明朝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北京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2.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拓展:十三陵为什么没有盗墓?明十三陵不被盗,跟选址也有很大的关系,明十三陵的位置靠近北京城区,那里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不会有人特别猖狂明目张胆的去盗墓。清军入关以后,想要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要好好处理前朝留下来的事情,中国一直是以孝道著称的,挖人坟墓这种举动势必会招来全国上下的不满。而为了笼络人心,清朝不仅没有对明朝的陵墓进行破坏,反而是好好地保护了起来。

十三陵为什么只开放三个?原因:其他的陵寝由于距今的年代较远,且都年久失修,很多都残破不堪,连最基本的明楼,隆恩殿也都倾覆了,所以根本不具备开放参观的条件,且交通不是很便利,在加上未开放的那些皇帝们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很陌生,基本脸熟的几个也都开放了,所以十三陵只开放三个。

十三陵是哪十三个陵

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按陵墓建造的先后顺序,其陵墓名称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明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明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专家学者认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一.长陵以“长”命名,可寓“久远”“长久”之意,其陵名寓意吉祥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所以,也称为“长陵”。


二.献陵献陵的“献”字,除了“享献”之意外,还可释作“圣”,《谥法》:“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可见,“献”含褒扬含义。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就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长陵的旁边,目前封闭没有开放。

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


三.景陵景陵的“景”字,寓意“大”及“光明”之意,此外还有“仰”、“慕”等含义。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

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四.裕陵裕陵的“裕”字,可指衣物丰饶,又指行宽政而使百姓安宁。

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

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五.茂陵茂陵的“茂”字,有“丰盛”、“美好”之意。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六.泰陵泰陵的“泰”字,意为“平安”和“安定”。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

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七.康陵康陵的“康”字,有“安”、“乐”“昌盛”之意。

《谥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八.永陵永陵的“永”字,寓“遐”、“远”意。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
九.昭陵昭陵的“昭”字,意谓。

北京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皇陵

十三陵是明朝的皇陵。清朝的皇陵不在现在的北京市行政区划内,而是位于河北的易县(俗称清西陵)和河北的遵化(俗称清东陵)除此之外,在北京已经发掘或部分发掘的还有:
1.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金代皇陵;
2.位于丰台区的大葆台西汉墓(西汉广阳王刘建及其后代的墓葬);
3.位于石景山区的汉代燕剌王刘旦墓。

继续浏览:

上一篇:2月的诞生石是什么?二月的生辰石是什么石

下一篇:我国最大的猛犸象化石在哪里发现的?我国最大的猛犸象化石在什么地方出土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