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昆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刘秀昆阳之战真的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大军吗

昆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刘秀昆阳之战真的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大军吗

最佳回答2022-11-21

昆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昆阳大战中,刘秀本人指挥2万人的绿林军向王莽的40万大军展开猛烈进攻。经过激战,绿林军击垮王莽的军队,王莽建立的新朝摇摇欲坠,昆阳大战的胜利为刘秀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昆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昆阳之战的过程: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四月,王莽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到洛阳征集天下州郡兵马。六月,王邑、王寻出兵洛阳,出颍川郡,路过昆阳。这座城池并不大,被更始汉军占领时间不长。若按既定计划,新朝军队的目标是在宛城,刘玄更始政权中枢机关就在这里。

然而,当新朝军队路过昆阳时,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认为,既然路过昆阳,就应将其拔除。而此时昆阳城中,只有汉军八九千人,主帅为王凤。面对泰山压顶的新朝军队,大多数将领都信心不足,有了投降的想法。

但刘秀意志坚定,提出“坚守昆阳,派人联系外援,里应外合,歼敌于城下”的策略,并陆续说服城中将领。当天夜里,刘秀率军突出重围,联络到位于定陵、郾城的汉军主力,回援昆阳。汉军援军赶到昆阳城,刘秀一马当先,率敢死之士冲击新朝军队。汉军直达敌人的中军,司徒王寻被杀,昆阳守军也趁势杀出。双方发生激战时,天空突然降下暴雨,对新朝军队产生不利影响。大司空王邑率领残兵败将数千逃回洛阳。昆阳之战,新朝军队损失惨重,四个月后,王莽垮台,被杀死在长安城。

昆阳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1、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统治,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昆阳之战中起义军取胜的深厚政治根源。

2、军事上,起义军实施了坚守昆阳,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确做法,严重迟滞了王邑军的行动,消耗了它的实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攻守的主动权。

3、在作战指导的具体运用方面,起义军敢于拼杀,士气高昂,又善于利用新莽的弱点,攻心打击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摧毁新军的战斗意志,积小胜为大胜。

4、刘秀能够把握战机,选择新军指挥部为首要进攻目标,将其一举捣掉,使得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有不少,昆阳大战是怎么回事?

“昆阳之战”简单来说就是代表绿林军起义军的刘秀率领两万不到的兵力对抗兵力多达四十多万的新朝军队,结果大获全胜。王莽在西汉皇室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一步步掌控朝政,最后还成功取而代之。

但是不过数年时间新朝便问题频出,百姓也因朝廷的腐败而备受剥削。在日渐加重的剥削压力下,不堪重负的百姓终是发动起义以示反抗。反抗新朝统治的起义队伍有很多,其中绿林军是这当中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一支起义军。这支起义军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就是更始政权。

更始政权的建立是为了扩大绿林军的号召力以及影响力,故而该政权不仅选中出身汉室的刘玄为帝,它还恢复了“汉”这一国号。这样一个政权的建立让新朝感到十分忌惮,于是王莽便决定派兵一举歼灭更始政权。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王莽将新朝主力全部派出,总兵力共达四十三万人。

新朝凭借这等兵力顺利制止住绿林军进攻新朝都城洛阳的进度,当时率军的绿林军将领刘秀也因此退守回昆阳。待刘秀回昆阳之后,新朝军队进一步对昆阳发动进攻。当时绿林军这方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多人,对比新朝的四十余万兵力可谓是毫无胜算。

但是就是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刘秀却带领绿林军成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刘秀在新朝军队因久攻而感到疲惫之际率领一千多名精锐士兵对新军发动进攻并成功斩杀对方千余人,绿林军因此士气大振。之后刘秀又让三千士兵对敌军王邑所在军营发起偷袭,王邑陷入困局。

昆阳城内的守军见状便趁势发动进攻,本就因战局不利而军心浮动的新军被此次进攻吓得越发慌不择路。正在这时天空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泻而下,该变故让新军越发溃不成军。昆阳之战便在这种局势下以新军的惨败收场,此次惨败让新朝元气大伤,不久之后便彻底灭亡。

刘秀昆阳之战真的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大军吗?

昆阳在今河南叶县一带,昆阳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以汉军的取胜告终,至此王莽的势力基本被消灭。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在此战役中一战成名。

外戚王莽篡夺皇位,锐意改革。可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导致民怨沸腾,先后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起初,王莽认为北方的赤眉军威胁更大,便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赤眉军上。

当他得知活跃在当今湖北、河南一带的绿林军拥戴刘邦后裔刘玄为帝(号称更始帝),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号后,顿时感到深深的威胁。决定对正在攻打宛城(今南阳)的绿林军动手了。《后汉书 光武帝纪》记载:“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郾,皆下之。

多得牛马财物,谷数十万斛,转以馈宛下。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

”由此可见,当时王莽的军队人数有近百万,攻打昆阳的军队有42万人。而且王莽军中有长人巨无霸,还有虎豹犀象等猛兽。而昆阳的绿林军有多少呢?《后汉书 光武帝纪》记载:“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也就是说当时昆阳城中只有八九千人,而且当时刘秀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太常偏将军,在危急时刻大家听取了刘秀的建议:王凤、王常留守昆阳,刘秀等人突围求援。那么刘秀带来多少援军呢?《后汉书 光武帝纪》:“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

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溃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筭,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可知,刘秀带来的援军也不过几千余人,加上昆阳原来守军,也不会超过两万人。

两万人打42万人,竟然取得歼灭性的胜利,可能吗?这也成为后世千年来人们质疑的焦点。简单分析一下,以上史料全部来自《后汉书 光武帝纪》。而当时东汉的一部由史学家班固领衔的史书《东观汉记》(武帝部分)中有一段话:“时汉兵八九千人,留王凤令守城,夜出城南门。

二公兵已五六万到,遂环昆阳城作营,围之数重,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尘熛连云,金鼓之声数十里。”可以了解到当时兵临昆阳城下的王莽军队有五六万人。那么东汉的班固在做《东观汉记》时自然对当时已经是皇帝的刘秀有所忌讳,我们可以大致猜想一下:史料中记载刘秀当时的军队不到两万,但实际上肯定超过两万。

而兵临城下的五六万人实际上也少于五万人。这样看来两万人打五万人取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了,而且王莽的军队将领不熟悉军事,士兵又是由长安附近的地痞流氓临时组织起来的。但是即便如此,昆阳之战的意义也是巨大的,基本打垮了王莽的军事力量,也充分展现了刘秀的军事才能。

昆阳之战后不久,绿林军攻进长安……王莽被杀。

昆阳之战,刘秀是如何带领大军以少胜多的?

说起昆阳之战,很多人会想到以少胜多,这场战役发生在新朝末年,其主战场是在昆阳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因此称为昆阳之战。虽然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它的真相却令人匪夷所思。

先来了解一下,那段历史是怎么回事。当时王莽篡夺汉朝王位,建立了新朝,并且当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但是王莽盲目的推行了很多不切实际的革新,上到豪强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受到他的压迫。而且当时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于是各地起义接连不断发生。而刘秀也是这些起义军中的一员。

当时刘秀据守在昆阳。王莽为了镇压民间势力,于是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主将,率领40多万精锐士兵向昆阳进发,企图一举歼灭刘秀。而当时的刘秀,兵力不过数千人,最后刘秀被迫到城外求援,剩下王凤等人守城。

据说当时王凤等人曾主动向敌军投降,但是遭到了拒绝。照目前局势来看,刘秀是必败无疑。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去发展的。

当时刘秀从城外带回来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时王邑、王寻两人发现刘秀带部队回来,然而并没有将刘秀放在心上,只带了很少的兵力打算去一举歼灭刘秀。并且还下了死命令,剩下的部队不许出兵。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王邑、王寻大败,而王邑、王寻也战死沙场。

最后剩下的部队没有了主将,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最后几十万的大军,跑的跑、逃的逃、死的死。最终败在了刘秀的手下。昆阳一战,刘秀大败王莽的军队,创下了一段以少胜多的历史。

其他的起义部队也纷纷来投靠刘秀。其实想一想,刘秀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还是因为敌军太过轻敌。

传奇战役昆阳之战三千人胜百万是真的吗?

昆阳之战是中国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主力,为起义军胜利进军洛阳、长安,最终推翻新莽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历代颇受关注。主人公: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她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比例是多少呢?三千破百万。实际上没那么夸张,昆阳当地驻守的义军加上后来的援军,差不多有两万,而新朝的州郡兵加上当地政府军实际上只有四十多万,号称百万。

当然,这比例也足够吓人了,1:20以上了,响当当的赤壁之战,也不到1:
5.�昆阳之战的双方主角分别是新王朝王莽的兄弟将军大司空王邑侄儿将军大司徒王寻,绿林起义军的王凤王常以及汉军刘秀刘縯兄弟,从这个组合来说,这场战役已经注定是一个充满无数悬念无数奇趣的迷题。昆阳大捷后,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急攻武关,三辅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

不久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继续浏览:

上一篇:吉祥好听的五行属火的字有哪些?五行属火寓意吉祥的字

下一篇:娃娃鱼吃什么?娃娃鱼吃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