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玉米在明朝传入中国。玉米原产于拉丁美洲,现在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玉米是在明朝中后期引入我国的。刚刚进入我国的时候,玉米也没掀起什么波澜,在我国的推广速度非常慢。直至乾隆中叶,我国的玉米才逐渐扩大了种植区域,陆续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出现。

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
1、陆路:
陆路分为两种说法,一种是西北陆路传入,认为是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新疆地区,然后逐渐传入到国内。另一种是西南陆路传入,认为是从欧洲传到印度、缅甸,再传到西藏,进入四川,然后渐渐传入国内。
2、海路:
支持海路的认为是从海路先将玉米传到我国的沿海各个省份,然后逐渐往内地传播开来。由于当时的葡萄牙商人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活动较为频繁,所以玉米从海路传入到我国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玉米的兴起:
2006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小麦,排到了第二位;到2009年种植面积又超过了水稻,但总产量还没有超过水稻;直到2012年,玉米总产量超过水稻,从此成为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从2007年开始,在东北、内蒙古一些地区实行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也正是随着这个政策的实施,玉米迎来了发展中的高光时刻。2015—2016年,中国的玉米库存几乎已经达到全球玉米库存的一半。
玉米是什么朝代进入我国种植的?
玉米是明朝进入中国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明代时期,我国历史文献才有对被称为“玉蜀藜”的玉米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的时候是1531年,而这一年份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
而且不到两百年,玉米已经在我国二十几个省份中有广泛地种植了。扩展资料:营养价值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玉米还有美容瘦身的作用,与大豆、小麦相比,玉米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因而玉米制品越来越受到健身以及减肥人士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
“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到中国的。玉米这种作物最早出现于美洲地区,其中又以墨西哥与中美洲更早一些。
后来随着美洲这块“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玉米这种作物开始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中间不过间隔大概4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最早引入玉米这种作物的地方是广西,然后再经由此地逐渐扩散至其它地方。种植玉米的地方从最初的广西一地扩散至明末时期的十多个省,期间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中国关于玉米的最早记录出现于一本名叫《巩县志》的古籍,当时玉米尚且被称为“玉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玉米的称呼也一再发生变化。除了“玉麦”之外,玉米使用过的别称还包括“番麦”以及“西天麦”等等。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玉米”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一位名叫徐光启的明代科学家于万历年间创作的《农政全书》。这本书籍包含了众多明朝时期农业生产的内容,比如说百姓所种植的农作物,各类农作物的耕种经验等等。这本书籍的问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推广,毕竟在当时那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农事。
相比起水稻和小麦这两种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难度更低,对于土壤以及气候的要求都不算太严格,而且它的产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这也正是玉米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除此之外,玉米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现如今玉米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且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
玉米何时传入中国
玉米1531年传入中国。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中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
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玉米 传入中国的时间?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谢谢
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朝时期,也就是1400年以后。中国引种玉米的时间,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
”该书的作者,为明代云南阳沐(今嵩明附近)人,生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卒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即使不计算中国医者认识使用的过程,这一记载也早于哥伦布的日记。因此,中国玉米的引进当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著名的清史学家根据众多的方志资料统计,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全国已有直隶、盛京、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扩展资料: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但由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
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校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食粮。
在城市及较发达地区,玉米是调剂口味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新的玉米食品如玉米片、玉米面、玉米渣、特制玉米粉、速食玉米等随之产生,并可进一步制成面条、面包、饼干等。玉米还可加工成为玉米蛋白、玉米油、味精、酱油、白酒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玉米是什么年代引进中国的?
历史没有记载具体时间,大概是15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的。有人以为玉米是由阿拉伯人从西班牙带到麦加,由麦加传到中亚细亚而入中国西北部,或者从麦加传到回教印度而入中国西南部,然后从西北部或西南部向东传播到各省。
他们引用的较早的中国文献,一般限于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有的也只是引用到田艺蘅的《留青日扎》(1573年)。实际上我国各省府县志中保存着丰富的有关玉米的记载。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则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栽培玉米。清初五十多年间,到十七世纪末(即康熙三十九年)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的比明代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
1701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到1718年为止,又增加了台湾、贵州两省。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扩展资料:玉米的地方叫玉麦、棒子、包谷,还有玉高梁、包芦、珍珠米、六谷米等不同叫法。
由于玉米曾为宋徽宗皇亲尝过,又博得了“御麦”的美称。玉米的祖籍并不在我国。一般认为,玉米的原产地在南美洲。
人们熟知的秘鲁,在印第安语中就有“玉米之仓”的说法。考古学家们曾在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地峡遗迹中,发现有最古老的野生玉米果穗。秘鲁的海岸附近至今还保存有古城遗址,在出土的陶器和建筑物上,嵌有大量的玉米子粒和果穗图案。分析这些遗迹,考古学家们推测,南美洲最早的原有居民印第安人远在公元4000--5000年前就开始广泛种植玉米了。
我们现在吃的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玉米是一种我们现在常吃的食物,其口味鲜美,老少皆宜,而且可以作为主食煮着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算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作物。而这种从海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经历饥荒的年份曾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了很多饥民,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也间接地维持了当地的稳定。
那么这样一种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作物,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呢?在我国有关玉米的历史,都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 出现的,这个足以证明玉米的出现只会在这一年之后。那么这个样子就比较好判断了,1492年在中国是大明王朝明孝宗弘治五年的时候。而哥伦布在航海之前,其身上有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书信 ,希望开展两国间的贸易之类的事情。但是经过了南美洲的哥伦布发现了玉米,并在滞后携带了相当数量的玉米种子随之远航。玉米流传到中国的时间和途径目前有几种说法,第一个就是哥伦布带到欧洲以后,经过推广种植,通过欧洲到中国成熟的贸易体系,由欧洲传到印度,再由印度到了缅甸最后落户中国西南地区。那个时候这种记录的时间点比较精确,资料源自明嘉靖年河南省的《襄城县志》中,当时的玉米名字叫“玉麦”。还有一种说法是玉米是经过古时的西域经过新疆地区传入我国的,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方记录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嘉靖三十九年甘肃的《平凉府志》一文,对“番麦、西天麦”的讲解和定义, “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还是明朝嘉靖年间,这次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了玉米的外观,特征的记录,是最早的一次。还有一种呢就是最典型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这个种子是哥伦布经过东南亚地区的时候,经过当地人民的传播,由福建广东沿海走水路传播进我国的。
但是目前看来这个说法无法得到相关的记录佐证,但是就传播途径的便利性来看,水路无疑是最快最方便的。但是具体时间不可考,根据哥伦布船队会过得时间来分析,从水路传播再快也要在几年以后,也就是说,这个玉米的传播时间,也还是在明朝。根据目前三种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综合来看,玉米大概率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传播进入中国的。
但是是否早于嘉靖年间就不清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东西传播进入中国,拯救了不少的饥民,还是要感谢哥伦布船员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