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但北洋军阀政府迫于压力,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伟大的五四运动由此引发。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
1、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涵盖领域最多的政治运动。
2、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3、促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4、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马克思主义靠拢。

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
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的匡互生第一个冲进曹宅,并带头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天安门前金水桥南边高悬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学生、商人、教育工作者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打电话谴责日本的无理行为,并要求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在本案中,和平委员会代表就山东问题提出了一项声明,要求归还中国对德国租界和山东胶济铁路的主权,并废除第21条和其他非法条约。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与同盟国和交战国签订《与德和平条约》。最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其它国家不顾中国人民的声音,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和平条约盟友和敌对国家与德国之间的,即《凡尔赛条约》,还是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从而导致了五四运动。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扩展资料主要影响:五四运动的形式是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传播中国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趋势,教育,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对当前中国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中国本应该得到胜利国应有的权利,但是最终却还是失败了,极大地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他们开始了反抗,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山东的特权等要求遭到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人民强烈义愤。其他原因:1.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2.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3.新文化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特别是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勤学爱国”'以天下为已任”的思想在学生中蔚成风。
五四运动简介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扩展资料: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 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历史上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 青年节 ,是我国现代法定节日中,一个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节日。 青年节已有了数十年的历史,究其起源,是为了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 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在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签字日之前,电令中国专使,准备如期在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巴黎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一场拒签和约的运动又在全国开展起来。
驻巴黎的中国使团收到要求拒签和约的电报7000余份,旅法华侨和留学生1万多人于28日凌晨包围中国使团寓所,警告专使如与会签字,当即扑杀,并列出偿命名单。 在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和巨大压力下,虽然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还是在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但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专使最终拒绝赴会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结束语: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其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
1.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4.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