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曾经沧海难为水暗示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暗示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

最佳回答2022-11-20

曾经沧海难为水暗示:对爱情忠贞不渝,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句诗原是表达对亡妻的思念,意思是除了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现在大家经常引用这句诗,表达忘不了初恋男友,或表达后悔和前女友分开等忠贞的爱。

曾经沧海难为水暗示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

这句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原文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曾经沧海难为水暗示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诗人借沧海水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回忆。后来这句诗不仅用来表达爱情的坚贞永固,还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

一个男人对女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

个男人对女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表达对女人矢志不渝的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离思五首·其四唐代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

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隐喻什么呢?

意思是: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出处】《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扩展资料
1.《离思五首·其四》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

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2.《离思五首·其四》鉴赏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

男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解释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解释是指对爱情(某个人)的忠诚。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屑一顾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出处:出自元稹《离思五首》,原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翻译: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

意思: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曾经沧海难为水”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扩展资料《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七言绝句,是《离思五首》的第四首诗。

这首诗并未直接写人,而是“索物以托情”,通篇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以世间至美的形象 “水”、“云”、“花”来表达对妻子的无限怀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诗人用一往情深的笔触,真挚热烈的情怀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与怀念之情。全诗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缅怀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

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785-805)中明经及第,复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宪宗元和(806- 820)初授左拾遗,升为监察御史。

后得罪宦官,贬江陵士曹参军,转通州司马,调虢州长史。穆宗长庆(821-824)初任膳部员外郎,转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为相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文宗大和(827-835)中为尚书左丞,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

与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作乐府诗不及白氏乐府之尖锐深刻与通俗流畅,但在当时颇有影响,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是曾经见过沧海的水,别处的水就不是水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继续浏览:

上一篇:奥运会铅球的重量是多少公斤?奥运会用的铅球是几公斤重

下一篇:亚洲最小的国家是哪个?亚洲国土最小的国家是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