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什么被称为表里山河?山西为什么叫表里山河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原因:山西的地势皆为山脉与河流,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盆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因此被称作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的来源:
早在先秦时期的《左传》,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思就是晋国国内有太行山纵横,外面有黄河作为防守屏障。就算晋国打不过楚国,也可以依靠“表里山河”守住。

山西的地貌: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在其最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部是吕梁山脉,被人们誉为“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盆地,其中以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五大盆地为最。这些山脉及两山之间的众多盆地使山西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
山西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是已经流传许久的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表面,也就是外面有山,里面有河,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就是指某个国家或某个地方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山西省在战国时期属于晋国,唤作三晋之地,“表里山河”最早就是用来指的就是山西省,后来也被用来泛指那些地势险要的地区。
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晋国在春秋时期曾与楚国交战。晋人自豪地说我们内有大山(太行山)纵横,外有黄河作为屏障。即使我们打不过楚人,败退回来,也能依托“表里山河”来防守,这就是表里山河最早的出处。元代作曲家张养浩就在《潼关怀古》里写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用的便是这个典故。
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山指的是太行山,在山西地形图上我们可以清楚而直观的看到,山西有众多高山,分属太行山脉、吕梁山脉和中条山脉。正所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而在太行和吕梁之间,夹着一川—汾河,汾河为山西带来了太原盆地、汾河谷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肥沃的土地,而环护这两山的就是中国第二大江——黄河。
河流环绕,高山耸立,这样的地形在热兵器时代都极其难得,更别说冷兵器时代了,而山西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之地,当年这里的地形可提供给了我军不少的帮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秦国统一之后语言的统一性质,表里山河也成了山西省的一个雅称。
山西为什么叫表里山河
从山西的地形图可以印证山西的表里山河之美誉,所以叫做表里山河。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郭兰英老师的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出了山西的地形构造,也唱出了山西的壮美风光和人民的富足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山西祈福拜佛,走进晋商、探寻古建,缅怀红色历史、寻根祭祖、畅游黄河峡谷,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山西都已成为大家外出旅游的必达目的地之一。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是什么意思?
意思: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泄千里。来源:早在先秦时期的《左传》,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扩展资料:山西地处中国第二级台地黄土高原的东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左右。在其最东部是从东北方向延绵而来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脉,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吕梁山脉,被人们誉为“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断陷盆地,其中以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五大盆地为最。这些山脉及两山之间的众多盆地使山西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而环护着这两山一川的即是从天而来奔腾汹涌的母亲河——黄河。
因为山西是地理造就的文化圈,它西边以黄河跟陕西划界,东边以太行山跟河北河南划界。地理决定了它的边界,这两大地貌基本上就决定了山西的区域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地块。在这个地块以内的,就算分开,也是暂时的,迟早会形成一个大单元。
而之外的,山西也很难扩张出去,除非是争天下。比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一家就是从太原出发夺的天下。所以太原也有龙城的说法。可以说,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地貌,让山西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也是中国数千年来惟一没有大变化的省份。
表里山河什么意思?山西为什么被称为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这个成语在古代一直是用来形容山西境内的大山大江,因为山西省地势险要,是最典型由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易守难攻。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诸侯国,当时在山西最主要的诸侯国是晋国。
去过山西的朋友,肯定都对山西的山河记忆犹新,而“表里山河”最早也是为山西省量身定做的。 说到山西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真的是很大很美,而且十分有内涵,但是细心的网友也许发现了,那就是其实山西还有一个名字叫“表里河山”,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山西为什么要叫“表里河山”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准确地讲是“表里山河”而不是“表里河山”。这是从晋国当时所处的地缘结构而产生的成语,后来才衍生为专指山西的地貌特征,即外山内河,或称两山夹一川。 故事发生在春秋中期的前632年,上位不久的晋文公拉开架势与楚国展开春秋争霸首战一一城濮之战,起先晋文公尚有些犹豫,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意思是打罢,胜了天下诸侯归顺,即使败了,晋国外山内河,易守难攻,你还怕什么。
果然一战而胜,还退避三舍,创造古代诱敌深入、两翼包抄的精典战例。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表里山河最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而不是现在的山西,晋国从最初封地“河汾之东方百里”,到晋献公时期的“并国十
七.服国三十八”,大致范围包括“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也就是山西境内临汾和运城两块盆地是晋国春秋中期的实控版图,晋国拥有山西全境是文公之后历经五代君侯大肆扩张的结果。巅峰时期包河南、河北的一部分。
其实晋国的发迹地这两块盆地就是现在山西的缩影,三面环山、一面朝河,除了汾河注入黄河的那一角被黄河绕着,其余三面都被大山裹着。周王室选择这块地方封给他的本家是动了脑子的。 山西境内一共有六个主要盆地,由北至南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
另外加上东南角的“长治盆地”。除北部的两个盆地属桑干河流域外,其余被称为汾河谷地,这一串珍珠似的盆地被太行、吕梁两大山糸裹挟着纵贯南北,而山西的省界几乎都是大山大河划定,所以近代人们才用两千多年前古人描述晋国“表里山河”来形容现在山西的地貌特征。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