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广西
广西三月三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广西三月三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节日的主要活动:
壮族三月三主要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戏、放河灯、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其中放河灯是晚上在廖江里放河灯,河灯从小陆圩一直摆放到罗波圩;唱戏是由还愿的主家出钱请戏班唱戏,一般连唱三晚,如还愿的主家多时可连唱十晚,唱戏时抬祖神“娅浦”的彩轿“唱戏”。

节日的流传地点:
壮族三月三主要流传在武鸣区东部罗波镇、两江镇、陆斡镇、马头镇以及武鸣区西部的锣圩镇、灵马镇,体现了壮族人民的信仰观念、文化心理、审美理念和生活追求,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壮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和历史生活风貌。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我国有很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传统的节日,广西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
五.三月
三.四月
八.八月十五等,那么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呢?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1 三月三是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中文名:三月三 别称:元巳、上巳节 节日时间:农历三月三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2 广西各地的“三月三”活动各有特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韩德明表示,广西各地过“三月三”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武鸣当地会举行特别的民俗仪式,如果想感受壮族过“三月三”的特色仪式和庆祝方式,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柳州的鱼峰歌圩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逢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民间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并吸引了大批围观者的加入,场面欢腾而热闹,不少古老的山歌也因为该歌圩的存在而得以保留和传承。
三江侗族的抢花炮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的“三月三”一到,各村寨便开始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 抢到花炮的人相当于抢到了“头彩”,寓意着吉利幸福,获胜者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陆晓芹称,在“三月三”当天,这几个地方的人会起个大早,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到了中午,会选择在某一个祖坟前聚餐, “这种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陆晓芹说。在饮食方面,当地的糯米饭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会有在每碗糯米饭上面放一个煎鸡蛋的习俗。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3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歌圩节 广西的民族艺术节,三月歌圩节,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
五.三月
三.四月
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
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三月三是什么日子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传说这一天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盘古诞辰日,是壮族祭拜盘古以及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
而在畲族,“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 这天,传统上除祭祀活动外,它还是畲乡百姓进行歌舞娱乐、谈情恋爱、人际交往、物资交流的最好时机。百姓穿上盛装,姑娘、小伙花枝招展 以歌传情,平时不常见到的问凳、摇锅、赶野猪、炼火、婚嫁表演、民族工艺品展示、吃乌饭宴等等,都会在畲乡上演,让当地人民和宾朋游客无不为之沉醉。
甜不过畲家糯米酒,美不过畲乡“三月三”。在浙江,“三月三”是畲民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浙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节日。除了景宁这个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外,云和县安溪乡、桐庐县莪山乡、泰顺县司前镇、平阳县青街乡等地,都将举办畲族风情节活动。
另外,一些地方虽然不是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延续着“三月三”的民间习俗。比如在这一天,建德市新叶村会举办“三月三”农耕文化节,温岭泽国举办“三月三”民间踩街活动。 各地的“三月三”大同小异,又各不一般,呈现出多样化。
广西 农历3月3日是什么节日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三月三”在广西除了歌圩节外,习俗也很多。汉族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的诗句。宋代欧阳修也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些都说明,三月三的习俗,唐宋时期仍在盛行。
同时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汉族女孩在这一天过女儿节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四川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
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
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三月
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
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 “三月
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
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今的“三月
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
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我国的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有很多的节日,而且每个地方风俗不一样,所以过的节日也就不一样,那么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1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
一般为峒场坡地。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 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2 广西三月三是少数人民的传统节日歌圩节。
1.三月三是壮族等南方广大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的传统节日,广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广西有权根据本自治区民族风俗习惯来灵活安排传统节日放假。
2.壮族三月三习俗,也许很多人只知道对歌,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比如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很多有趣的节日活动。
3.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4.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小的歌圩有
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5.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来历: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 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广西3月3日是什么节日3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广西3月3日的习俗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
五.三月
三.四月
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
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广西三月三是歌圩节,节日风俗有:包五色糯米饭、抢花炮、绣球传情、打扁担、对歌谈情等。
1.包五色糯米饭歌圩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2.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3.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5.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
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下一篇:cad是什么?CAD是什么软件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