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由来是什么?邮票由来
邮票的诞生是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由收件人付费变为发件人付费。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

邮票的简介:
邮票是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邮票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邮票是怎么来的?
邮票的原型最初出现在17世纪中期。 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将巴黎地区的职位交给了Vera Ye。
Vera使用称为邮资证书的标签给用户留下了一封信。邮票上的发件人将邮票放在信封上或放在信封上,写下信件的日期,并将信件放入邮箱。邮局收到信后,就会撕掉邮资支付证,然后把邮件寄给收件人。就相当于这种邮资支付证书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邮票由来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期。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巨变”大型邮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行,精挑细选的188枚邮票让观众重温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中国邮票的简介来历 邮票的来历
1.邮票的来历:追溯到1840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的时间。而在邮票产生以前,其实有很多类似于邮票,或者起着邮票作用的东西存在。
2.中国邮票历史:中国第一枚邮票,诞生于1878年,当时的清政府在上海,烟台,牛庄,等五个地方设立邮政机构,当年上海海关造册出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三枚邮票。邮票正中是一条物爪金龙,配以云彩水浪,是中国比较传统的龙腾云驾雾的形象。这套我国第一套邮票,在邮票界内被称为“大龙邮票”,或者是“海关大龙”。
而这套大龙邮票的材质也跟如今的不同,是用铜制成的,并且是雕刻家手工雕制完成的。
邮票的由来和用处
用处: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 起源:邮票起源于邮政,是为了邮政通信的需要而产生的.邮票诞生前,欧洲各国邮政大多实行由收信人缴纳资费的方法,按路程远近确定邮费的多寡将邮费写在信封上,由送信人收取;有的国家还规定议员、大臣等政界要人寄信免资,因而整个邮政费用就压在一般平民用户身上.由于昂责的邮费超过了收信人的经济支付能力,所以寄信收信双方常将事先约定的信号标在信封上.收信人以支付不起邮费为由而拒收信件,自然免不了引起争执. 种类:一.普通邮票: 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普2
9.�长城》邮票一套4枚.
二.“纪”字头纪念邮票: 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
三.“特”字头特种邮票: 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特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
四.“文”字邮票: “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文”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编号邮票: “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见下图.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J”字头纪念邮票: 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如: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
七.“T”字头特种邮票: 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如: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枚.
八.按年份编号: 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
九.其他类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寄递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已取消).加字改值邮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邮票尚不能满足邮政事业发展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已取消).包裹邮票是专寄包裹用的邮票(已取消).军人邮票是给予现役军人用邮的免资费的凭证(已取消).欠资邮票是指未按实际用邮资费付钱而告知用户的邮票(已取消).上述各类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其实关于邮票,我也不是很了解,我搜索筛选过,贴上了,
邮票的来历
17世纪,英国已开始创办国家专营的邮政事业。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寄信是按邮程距离及信的页数向收信人收费的。
罗兰·希尔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为了宣传他的邮政改革主张,他于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册子:《邮局改革- -其重要性与现实性》。小册子广为散发,引起舆论界的注意。1839年8月,议会终于通过了著名的1便士邮资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国决定实行罗兰·希尔的建议,不论远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费1便士。此即在世界邮政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便士均一邮资制。
英国对邮资已付凭证的图稿进行了公开片集,当时收到的图稿很多,介于匀不合用,后来罗兰·希尔选定一种纪念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为票图案。图案顶部中间有邮资字样,底部中间是面值1便士。国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称黑便士,全张横12枚,竖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
因当时没有发明打孔机,所以邮票四周没有齿孔。 黑便士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发行,但有的邮局在5月1日就开始发售,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为表彰罗兰·希尔对邮政改革做出的杰出贡献,英国女一赐他爵士称号,人们尊称他为邮票之父。
我国第一套邮票发行时间是1840年5月1日。图案为蟠龙,俗称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新中国第一套邮票于1949年10月8日发行,邮票名称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