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鱼块是什么地方的菜?果汁鱼块是小孩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果汁鱼块是广东省的菜。果汁鱼块是广东省传统的地方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酸甜醒胃,是将腌好鱼块下锅油炸,待其呈金黄色便可捞起,然后将勾好芡的鲜橙汁倒在鱼块上即成。

果汁鱼块做法步骤
1、鲩鱼腩洗净剔去骨,切成15厘米宽的条状,洒入1/3汤匙盐抓匀,腌制15分钟;将1/2汤匙生粉和3汤匙清水调匀成生粉水。
2、调炸浆:鸡蛋打入碗内,加入适量玉米粉和清水搅打均匀,以捞起炸浆往下倒不会断为准。
3、将炸浆倒在鱼块上,翻动鱼块让其裹上炸浆。
4、夹起鱼块放在玉米粉上滚动,让其再沾上一层玉米粉。
5、烧热1碗油,放入鱼块炸至呈金黄色,夹起沥干油待用。
6、锅内留少许油烧热,倒入鲜橙汁炒匀,浇入生粉水勾芡,淋在鱼块上即成。
果汁鱼块是哪个地方的菜
是粤菜。制作材料主料:草鱼(150克)辅料:鸡蛋(10克) 淀粉(玉米)(18克)调料:果汁(75克) 盐(1克) 花生油(50克)制作工艺烹制材料(两人份)材料:鲩鱼腩(310克)、鲜橙汁(120克)、鸡蛋(2只)、玉米粉(50克)调料:油(1碗)、盐(1/3汤匙)、生粉(1/2汤匙)
1.�鲩鱼腩洗净剔去骨,切成15厘米宽的条状,洒入1/3汤匙盐抓匀,腌制15分钟;将1/2汤匙生粉和3汤匙清水调匀成生粉水。
3.�将炸浆倒在鱼块上,翻动鱼块让其裹上炸浆。
4.�夹起鱼块放在玉米粉上滚动,让其再沾上一层玉米粉。
5.�烧热1碗油,放入鱼块炸至呈金黄色,夹起沥干油待用。
6.�锅内留少许油烧热,倒入鲜橙汁炒匀,浇入生粉水勾芡,淋在鱼块上即成。
果汁鱼块是小孩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果汁鱼块有什么好吃的做法?
果汁鱼块是小孩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果汁鱼块有什么好吃的做法?第一种做法:原材料:净鱼肉300克,果汁120克,玉米粉30克,鸡蛋20克,植物油600克(实际用量约80克),盐2克,湿淀粉30克。练习:1.将处理好的净鱼肉切成长3厘米、厚0.6厘米、宽1.5厘米的块,放入碗中,用盐腌制;2.将鸡蛋和湿淀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将鱼放入一层,然后蘸上一层薄薄的玉米粉;3.将植物油倒入炒勺中,放在旺火上加热至7-80%的热度,将鱼块一个个放进去,炸至金黄色,煮熟后捞出沥油,放入盘中;4.把炒勺里的热油倒出来,留一些底油,放在回火台上,加入果汁,搅拌均匀,用稀释的湿淀粉勾芡,加入尾油,淋在鱼身上。
菜系:粤菜第二种做法:食材:鲳鱼片(310克)、鲜橙汁(120克)、鸡蛋(2个)、玉米粉(50克)、油(1碗)、盐(1/3汤匙)和生粉(1/2汤匙)。制作方法:1.�鲳鱼柳洗净去骨,切成15厘米宽的条,撒上1/3汤匙盐,抓匀腌制15分钟;将1/2汤匙玉米粉和3汤匙清水混合,形成玉米粉水。2.炒糊: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玉米粉和水,搅拌均匀,直到炒糊被捞起不会分解。
3.把炸好的糊倒在鱼身上,把鱼翻过来,裹上炸好的糊。4.把鱼块捡起来,卷在玉米粉上,然后蘸上一层玉米粉。5.加热一碗油,将鱼块煎至金黄色,捞起沥油备用。
6.锅中烧少许油,倒入鲜橙汁,搅拌均匀,倒入玉米淀粉水勾芡,淋在鱼身上。食谱类别:3岁宝宝营养分析食谱: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具有抗衰老和美容的作用,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脂肪、磷和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物之首。
还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粤菜最主要的几个名菜是什么?
粤菜和其他地方菜都是中国菜的一部分,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同中原饮食或其他菜系相比,其传统饮食文化的沉淀不如中原及其他地区浑厚。粤菜长期受海外文化的影响和滋润,看重传承,又不固于传统,在统一中显出灵活、清新和年轻,是我国饮食体系中最富于改革和创新的角色。
消化外来饮食文化的先进方面,进而融会贯通于民族饮食文化之中。 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讲求色、香、味,型,且以味鲜为主体。粤菜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燎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
粤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粤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猪、白灼虾、龙虎斗、太爷鸡、香芋扣肉、红烧大裙翅、黄埔炒蛋、炖禾虫、狗肉煲、五彩炒蛇丝、菊花龙虎凤蛇羹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粤菜系也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在他的诗中描述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
但到南宋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生食的方法。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而将白切鸡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
将粤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足。 粤菜还善于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常学常新。苏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鳜鱼,饮誉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粤菜宴席。虽粤人喜食鼠肉,但鼠辈之名不登大雅之堂。
粤菜名厨运用娴熟的刀工将鱼改成小菊花型,名为菊花鱼。如此一改,能一口一块,用筷子及刀叉食用都方便、卫生,苏菜经过改造,便成了粤菜。此外,粤菜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氽移植而来。
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的。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乃是结合广东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口味喜欢清鲜常新的特点,加以发展,触类旁通。如北方菜的扒,通常是将原料调味后,烤至酥烂,推芡打明油上碟,称为清扒。
而粤菜的扒,却是将原料煲或蒸至腻,然后推阔芡扒上,表现多为有料扒。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鸭、鸡丝扒肉脯等。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曾有多个另立王朝的内地人。
历代王朝派来治粤和被贬的官吏等,都带来北方的饮食文化,其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后,广州成为中西海路的交通枢纽;唐代外商大多聚集在羊城,商船结队而至。当时广州地区的经济与内陆各地相比,发展较快。
较为著名的有贵联升的满汉全席、香糟鲈鱼球,聚丰园的醉虾、醉蟹,南阳堂的什锦冷盘、一品锅,品容升的芝麻球,玉波楼的半斋炸锅巴,福来居的酥鲫鱼,万栈堂的挂炉鸭,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红烧鲍片,西园的鼎湖上素,大三元的红烧大裙翅,蛇王满的龙虎烩,六国的太爷鸡,愉园的玻璃虾仁,华园的桂花翅,北国的玉树鸡,旺记的烧乳猪,新远来的鱼云羹,金陵的片皮鸭,冠珍的清汤鱼肚,陶陶居的炒蟹,菜根香的素食,陆羽居的化皮乳猪、白云猪手,太平馆的西汁乳鸽等。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隶属广东之后,又受珠江三角洲的影响。
故潮州菜接近闽、粤,汇两家之长,自成一派。以烹制海鲜见长,汤类、素菜、甜菜最具特色。
中国的几大菜系?
八大菜系 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品种繁多。 川菜 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口味有麻辣、酸辣、豆瓣、香豉、三椒、怪味等。烹调方法也颇具特色,擅长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至今川菜名扬四海,川菜馆遍布国内外,传统名菜不下千种。如樟茶鸭子、荷叶蒸肉、豆瓣全肘、干烧明虾、绣球干贝、灯影牛肉、麻婆豆腐、宫保肉丁、鱼香肉丝等。鲁菜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明清时期成为宫廷御膳的主体,后来遍布京津和东北各地。其特点是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擅长烹制各种海鲜。
口味上注意保持和突出原料本身的鲜味,以清淡鲜嫩为主。代表性菜肴有:锅烧肘子、红烧海螺、清汤燕窝、咖喱蛙肉、蟹烧海参、奶汤鸡脯、奶汤银肺等。 粤菜 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等地方菜发展而成。
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花色繁多,新颖奇异。它取料广泛,鸟兽虫鱼皆可入馔,为其他菜系所不及。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还特别注重色、香、味、形俱佳,尤其讲究形态美观。
粤菜中比较突出的烹调方法有煎、炒、焖、炸、烩、炖等十几种。其名菜有:片皮乳猪、龙虎斗、竹丝鸡烩五蛇、蚝油牛肉、蟹黄鱼翅、香滑鱼球、菊花烩蛇羹、果汁鱼块等。 苏菜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三个地方菜发展而成。其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注意配色,讲究造型,菜肴有四季之别。
烹调方法擅长炖、焖、烧、炒。菜肴口味清淡适口,甜咸适中,适应性强,南北皆宜。名菜有:松子肉、枣方肉、百花酒焖肉、松鼠鳜鱼、糟煎白鱼、无锡脆膳、鸡汁扒翅、清蒸鲋鱼等。 浙菜 浙菜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
具清鲜、细嫩、制作精细的特点,擅长的烹调方法是爆、炒、烩、炸、烤、焖等。菜肴鲜美嫩滑、清爽不腻,色泽光润鲜艳。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鸡、东坡肉、淡菜嵌肉、生爆鳝片、西湖莼菜汤等。 闽菜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方菜发展而成。
具有制作精细、色调美观、滋味清鲜的特点。口味以清淡甜酸为主,重汤重味,选料精细而广泛,以海鲜以主要原料。烹调方法擅长炒、溜、煎、煨等。
著名菜肴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龙心凤尾虾、淡糟香螺片、水晶干贝、红焖鲍鱼、红糟鸡丁等。 徽菜 徽菜由沿江、沿淮、徽州三个地区的地方菜发展而成。徽菜的特色是选料朴实,擅长烧、炖、蒸等烹调方法,菜肴具有“三重”的特点,即“重油”、“重酱色”、“重火工”。
“重油”主要与皖南山区的生活习惯有关。人们常年饮用含有较多矿物质的山溪泉水,再加上是产茶区,人们常年饮茶,需要多食油脂以滋润肠胃。“重酱色”、“重火工”能突出菜肴的色、香、味,使菜肴色泽红润,保持原汁原味。名菜有:黄山炖鸡、火腿炖甲鱼、符离集烧鸡、芙蓉蹄筋、御笔黄鳝、腌鲜桂鱼、网油鳜鱼等。
湘菜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的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制作上讲究原料的入味,口味注重辣酸、香鲜、软嫩适口。烹调方法多用煨、蒸、煎、炒。
传统名菜人:红煨鱼翅、麻辣子鸡、腊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银鱼火锅、红椒酿肉等。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