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是指什么
本初子午线是指在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即地球上的零度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子午线,它不像纬线有自然起点——赤道。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
本初子午线是什么
本初子午线是指在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又叫0°经线、首子午线、零子午线。
地理位置因为当时不像纬度起点(即赤道)可以由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被定为本初子午线,故此在历史上曾对此线有不同定位。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艾里(SirGeorgeAiry)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设置中星仪,并以此确定格林威治子午线。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只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在1884年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正式定之为经度的起点。来自25个国家共41位代表参与了会议,法国代表在投票时弃权,在1911年之前法国仍以巴黎子午线作为经度起点。从北极开始,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多哥和加纳共8个国家,然后直至南极。超过三分之二的船只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除了定义经度,格林尼治子午线亦曾被用作时间的标准。
理论上来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正午是指当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时间。然而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并不规则,标准时间已由协调世界时取代。作用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后来成为英国航海部和全国海洋博物馆天文站。
里面陈列着早期使用的天文仪器,尤其是子午馆里镶嵌在地面上的铜线———0°经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到这里的游人都喜欢双脚跨在0°经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一九五零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
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制品,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彗星等))。
本初子午线是指什么?
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或格林尼治子午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
这样就使零度经线的选择,是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确定的。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全球的零度经线,公认为世界计算经度的起点线。通过地球两极而与赤道直交的圆弧即为子午线,又称经线。以本初子午线为零度分东西两半球为东西经各180°。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如上图所示,0°经线以东是东经度,以西是西经度。如上图所示,这是伦敦格林尼治0°经线地面标志。
本初子午线是什么东西?它是怎么确定的?
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经,西经的一条经线,它经过英国旧格林尼治天文台。本初子午线除了定义经度之外,也曾用作时间的标准。
本初子午线是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正式确定的,在此之前子午线没有一个特定的经线,理论上来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经线都可以被定义为子午线,因为这只是一个规则上的划分。在这次会议上,法国并没有进行投票支持一直使用曾经的巴黎子午线作为经度的起点,这时候全球超过2/3的船只使用这条经线作为参考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是从北极开始向南延伸,一共经过了8个国家一直到达南极。1975年建立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本初子午线最初的选址地点,当初确立这条本初子午线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英国的航海事业飞速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海上测定经度标准。后来许多国家航海事业都飞速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不同的子午线,最终在1884年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面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会议当中决定通过旧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经线作为规范标准,在1948年由于一些原因格林尼治天文台进行迁移,最终地址落在赫斯特蒙苏堡,这时候本初子午线就不经过如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了。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对于当时的航海事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使各国的航海事业有了一个标准,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交流,如今这条本初子午线也已经成为了各国共同认可的一条划分界限的经线。
什么是本初子午线
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子午线。那条子午线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
6.�经线。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若干个长期稳定性好的天文台来保持经度原点,由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再由这些经度原点的平均值和E点的差值来决定和保持作为全球经度原点的有点。
1968年,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把通过国际协议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
1.�的零点差别。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发展史)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 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
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1881年10月1日,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最后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案,其中:决议案之二: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应采用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环中心的子牛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决议案之四:提倡采用世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时或标准时。决议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线的零时为起点,民用日也从子夜零时开始。至此,本初子午线、世界时等最终得以确立,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什么是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又称“首子午线”或“零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
那条子午线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子午线,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埃里中星仪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全球经度的起算经线。
经度值自本初子午线开始,分别向东、西计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时。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若干个长期稳定性好的天文台来保持经度原点,由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
再由这些经度原点的平均值和E点的差值来决定和保持作为全球经度原点的有点。 1968年,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把通过国际协议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
1.�的零点差别。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