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区行政公署?行政公署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0
地区行政公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地区的管理机关。根据中国对行政区域的划分规定,地区是省、自治区的派出机关,经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管理几个县、自治县和市,不是一级地方政府。

地区行政地位相当于设区的市级政府,1975年以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始设于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后称地区,设行政公署。
什么是地区行政公署?
地区行政公署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即行政级别在省级与县级之间.行政公署是我国行政设置的一个形式.原来在中央人民政府下,有省级、地区级、县级和乡镇级人民政府.其中地区级的,往往称为行政公署,而不是称某某地区人民...行政公署是什么
行政公署(简称行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历史上也称为“专员公署”(简称“专署”),其不属于一级政府。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查专员公署”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地区行政公署是什么
地区行政公署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即行政级别在省级与县级之间。 行政公署是我国行政设置的一个形式。
其中地区级的,往往称为行政公署,而不是称某某地区人民政府。其职能与地方人民政府一样,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行政公署已经越来越少了,都已经转为某某市了。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