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除了叫江城还叫什么?武汉别名江城又称什么
武汉除了叫江城还叫湿地之城。截止至目前,武汉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湿地公园6座、省级湿地公园4座,湿地面积达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这一比值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比值的3倍。

2013年10月武汉蔡甸区沉湖湿地因鸟的种类和数量大规模恢复,东方白鹳、黑鹳、豆雁、凤头麦鸡、白琵鹭、灰鹤等6种珍稀濒危水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已超过《湿地公约》的标准,跻身国际重要湿地。2007年,《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通过,武汉开启湿地保护步伐。
武汉的别称是什么?
武汉的别称是江城。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武汉别名江城又称什么
武汉别名江城又被称为湿地之城。武汉是国内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拥有湿地面积16.25万公顷,因此武汉除了别名“江城”也被称为“湿地之城”。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武汉又名什么城
武汉又名江城。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大武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是湖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又名什么城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
关于武汉“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为“江城”。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武汉别称是什么?
武汉别称是江城。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超大城市 ,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
武汉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武汉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