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指什么?什么是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指的是:一是有效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七月底,由国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布。

减轻作业负担措施包括:
1、量化各个年级作业时间;
2、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3、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规定有:
1、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
2、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3、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4、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
5、 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双减政策是什么意思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校外培训机构,一个是校内教育。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什么是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介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双减”政策是什么?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介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双减政策是什么?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
”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介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关于双减政策
一.双减政策指什么?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北京:小学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2.双减政策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北京:学科类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
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培训时间。广州: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违规组织学生在节假日休息时间集体补课,或者组织、要求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双减政策要点归纳
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小学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7.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8.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9.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 外教育课程。
10.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1
1.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
2.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1
3.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1
4.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1
5.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中办国办公布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指的是什么?
“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作业负担的措施,包括量化各个年级的作业时间,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等。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1.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2.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3.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4.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5. 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份规定,可谓有的放矢,招招击中要害。首先,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就是让资本进不了场,已经进场的,也得调整为非盈利性机构,就是你不能以赚钱为目的,赚到钱也要用来提升服务,而不是自己揣进兜里。简单来说,就是没钱赚了。其次,一律不得上市融资,进行资本化运作,就意味着你没办法做大做强形成垄断,扰乱行业秩序。第三条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更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让学科类培训彻底“凉凉”。所以说,这份史上最严减负令,是动真格的!规定一发布,便引发了学科培训行业的大地震,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头部公司的股价急速暴跌。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规定背后,我们看到了国家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教育改革,不惜一切代价,推进教育公平,降低学生和家长的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那么,面对“双减”政策的出台,家长们又是什么态度?其实从官方消息一出来,家长们就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当分数不再是唯一,穷人真就更没办法出头了啊”“孩子马上面临初升高,如果以后没有补习班,真不知道孩子没学透的知识要怎么补”“如果明补变暗补,接下去要花的钱更多了,越减负担越重”“一刀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鸡娃焦虑,中、高考的成绩压力依旧存在,人的中年还得捡课本,白天当社畜,晚上当老师,怎么感觉更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接下来就是拼爹拼妈了”“支持是支持,就是不知道效果咋样,孩子假期不上补习班的话,没人带,还怕他学坏...”显而易见,这些关于“双减”的声音,或多或少都藏着家长们的焦虑。
教育部双减政策是什么?
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的功课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样也是希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不允许这样的机构上市。
在这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样也是希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不允许这样的机构上市。事实上,执行这项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较重,作业管理不完善;另一方面,校外培训仍然过热,培训超标、超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高昂,资本过度流入的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从政策方面进行调控,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大家接受的教育应该是一样的,而课后辅导班打破了这种公平,这些年课后辅导班越来越多,有钱的家庭多报班,一般的家庭少报班,让大家觉得教育其实是跟金钱挂钩的。孩子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学校里学习,下课后以及周末到辅导班学习,没有自己的活动时间,辅导班的收费高,家长也是有苦难言。
教育部双减指什么?
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的功课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样也是希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不允许这样的机构上市。
在这方面作出了规定,同样也是希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不允许这样的机构上市。事实上,执行这项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较重,作业管理不完善;另一方面,校外培训仍然过热,培训超标、超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高昂,资本过度流入的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从政策方面进行调控,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大家接受的教育应该是一样的,而课后辅导班打破了这种公平,这些年课后辅导班越来越多,有钱的家庭多报班,一般的家庭少报班,让大家觉得教育其实是跟金钱挂钩的。孩子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学校里学习,下课后以及周末到辅导班学习,没有自己的活动时间,辅导班的收费高,家长也是有苦难言。
双减是哪两减?
双减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减是减少校内作业,二减是减少校外补课。
“双减”政策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简称。
同时人性化的要求学校安排课后服务,且结束时间不得早于正常下班时间,方便上班族家长接送。其次,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和乱象的条款中,规定了不得在节假日,周末和暑期给学生进行学科类培训,对于线上线下的机构审核、课程时长、费用也都做了严格要求。各地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化的细节措施。
这次“双减”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22双十一满减活动规则是什么?
淘宝满减档位:每满200元减30元;天猫满减档位:每满300元减50元。满减使用时间:第一波:2022年10月31日20点-2022年11月3日24点;第二波:2022年11月10日20点-2022年11月11日24点。
A店铺、B店铺、C店铺满减档位均为满200减20。若A店铺订单金额为300元,B店铺订单金额为200元,C店铺订单金额为100元,则订单总金额为600元,跨店满减可叠加,上不封顶,故该笔订单达到满600减60,可抵金额为60元。2.多个店铺不同档位。A店铺和B店铺满减档位为满200减20,C店铺满减档位为满1000减50。
若A店铺、B店铺、C店铺的订单金额均为100元,因A店铺和B店铺为同个满减档位,A店铺和B店铺订单合计金额为200元,达到满200减20,可抵扣金额为20元,C店铺未达满减档位;若A店铺、B店铺、C店铺订单金额均为1000元,A店铺和B店铺订单合计金额为2000元,达到满200减20,可抵扣金额为200元,C店铺订单金额为1000元,达到满1000减50,可抵扣金额为50元,总共可抵扣金额为250元。
双扩政策是什么呢?
双扩张政策是指同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利率增加还是减少以及变化程度视两个政策的宽松程度。
因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的下降。什么是双宽松政策?
现在全民都在关心经济形势,一个个新名词出现在媒体,其一就是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老百姓来说:货币就是钱,宽松的政策就是意味着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钱,还是更少的钱?按说这个国家直接告诉我们百姓这个就行了,而上一句话我无法理解,所以在这里请教网友。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扩大内需”,如何扩大内需,是多发工资还是商品全面降价?老百姓的理解水平似乎又是后一句话,可是政策总是这样用令人难以 理解的话来表达,实在有点使人摸不着头脑! 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达的更为确切一点,应该是带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说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央行鼓励商业银行贷款等等。以此来增加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流动性。流动性一旦充足,投资、消费就有了资本,一般情况下,经济指标会改变下行趋势,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国际金融学中,什么是支出增减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融资或弥补
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政府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国际收支失衡所造成的超额外汇需求或外汇供给。一般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该基金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当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外汇市场的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公开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
该政策的运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必须保持实施缓冲政策所需要的充足外汇,必须具备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条件。2.需求管理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指政府运用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效应、利率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加以调节。这是战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财政政策调节一般是从收支两方面进行的,即通过对各类税收的调节和通过对公共支出系统的调节来实现政策目标。
财政当局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松动的或紧缩的财政预算对总需求进行直接调整,并通过国内企业的传递,特别是涉外企业的传递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利用金融调控手段干预金融市场,进而伸缩需求规模,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这些调控手段包括调整利率、信贷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