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是多少岁?耄耋是指多少岁年纪
耄耋是八、九十岁。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古代对不同年岁都有别称,比如垂髫指童年,豆蔻指女子13岁,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指男子30岁,不惑指男子40岁,知天命指50岁,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

耄耋出处
耄耋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第一句意思是说老人都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后一句意思是说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形容统治者治国有方,天下大同,百姓幸福,富足。
耄耋是多少岁的称谓?
1.耄耋(mào dié):则是对8,90岁的老人称呼,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2.古稀:一般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称呼。
4.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二八年华:16岁弱冠:男子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耄耋:八十 ~ 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耄耋是指多少岁年纪?
耄耋就是指,八
十.九十岁,出处:《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
八.九十岁。
拓展资料:耄mào<形>(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同本义。
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匪我言耄。--《诗·大雅·板》亦聿既耄。--《诗·大雅·抑》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左传·隐公四年》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年老昏乱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耋dié(形声。从老、至声。本义:年老。古指
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同本义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年八十曰耊。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耆耋好礼。--《礼记·射义》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寿);耋寿(指高寿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耋年龄是多少岁
耄耋年龄是80至90岁的人。耄是年纪约
八.九十岁,耋是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耄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80-90岁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襁褓[qiǎng bǎo]是一个汉语词语,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指婴幼儿。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孩提:2至3岁。“孩提”是什么意思呢?本词中的“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小儿笑貌,就是小孩的咳咳笑声;“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的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垂髫:童年。髫:古代指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头发。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髫年:女孩7岁龆年:男孩8岁,龆:儿童换牙。
黄口:十岁以下。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舞勺:男孩十三至十五岁。舞勺[wǔ sháo]: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出处《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成童舞象学射御。舞勺多指13-15岁的男孩。舞象:男孩十五至二十岁。舞象[wǔ xiàng]:是指男子的15-20岁,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豆蔻:女孩十三岁。豆蔻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女孩十五岁。古时称女孩年在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结发”。笄是发簪,及笄就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则及笄亦指出嫁的年龄。弱冠:男子二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而立:三十岁。
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不惑:四十岁。
不惑: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知天命:五十岁。“知天命”不是�。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