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什么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描述的是哪一土地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在分封和宗法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分封制和宗法制密不可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讲的就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制,就是天下之田皆为周王一人所有,他将井田分给诸侯或臣下享用,只能世袭,不得买卖。

井田制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

井田制度体现了中国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的 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描述的是哪一土地制度
是:井田制相关介绍: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由于关于井田制的相关考古资料的缺乏,有学者却认为,井田制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
薄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商周时期的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际上却是和分封制度相适应的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当时的土地划分为井田和私田,井田以公田和私田的划分为主要特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吗
是的,原句出自《诗经》,春秋时期,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是国王所有。
后来,在封建社会,君主权力高度集中,也用这句话来表示君主的独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什么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什么意思?此语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整句话意思是:普天之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是分封制{分封诸侯制度},拱卫王室,向国王贡献财物并随同作战!《小雅·北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作者劳于王事而发出的不平之鸣,其主要内容是怨刺役使不均,“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是诗的主题所在。全诗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批判了上层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作品名称小雅·北山作品别名北山创作年代先秦作品出处《诗经》文学体裁杂言古诗快速导航注释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品原文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1.�
偕偕士子2,朝夕从事。王事靡盬3,忧我父母
4.�溥天之下5,莫非王土;率土之滨6,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7.�四牡彭彭8,王事傍傍
9.�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10.�
旅力方刚11,经营四方1
2.�或燕燕居息13,或尽瘁事国14;或息偃在床15,或不已于行1
6.�或不知叫号17,或惨惨劬劳18;或栖迟偃仰19,或王事鞅掌20。
或湛乐饮酒21,或惨惨畏咎22;或出入风议23,或靡事不为2
4.�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什么意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是分封制{分封诸侯制度},拱卫王室,向国王贡献财物并随同作战!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周朝,后来的汉朝和明朝都有分封诸侯,拱卫王室。
下一篇:ps是什么意思?ps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